与先生鲁迅相遇 小时候,在家中大书柜里翻书看。不经意间,一本破旧的小书斜斜的从柜子里歪了出来。书的封面上印着一个中年男子的侧脸像。他穿着中式的立领长衫,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却让人觉得肃穆。这是我和鲁迅的第一次的相遇,之后,我一次次被他的文字浸润,他一点点影响着我的成长。 朝花 纯真 小时候,读鲁迅,总挑着好玩的读,尤爱看他回忆童年的故事。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这是百草园,我仿佛也在这里发过呆,逮过虫;“先生读到这里,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是三味书屋,我宛若置身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我好像也在那艘乌篷船上,急不可待地想去看社戏。他笔下的童年是鲜活的,每一处景色都染着鲜艳明快的色彩,小孩子们活泼可爱。读这些文章,总会觉得先生鲁迅在欣慰地微笑。 而当我一天天告别童年的时候,我也渐渐读出了那明亮色彩下的一丝丝灰色的悲哀。于是我不想以孩童的目光看世界了,我想更多地了解先生和他的思想。 呐喊 力量 初中时,读鲁迅,那时的先生不只是讲温馨的故事了,他用他的笔做武器,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斗士。 先生为了医治国民病弱的身躯,东赴日本学医。在仙台大学,他认识到医治国民愚昧性比医治身体更重要,于是弃医从文。是鲁迅让我看到了国民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是他的文字让我认识到这种精神状态的可悲和可怕,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民族自尊心受到挫伤的悲哀与苦楚。那时,先生在我心中,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志士,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民族脊梁,他“愈艰难,就愈要做”。我的心常常被先生的呼号所感染。 我曾以为鲁迅永远保持战斗者的姿态,然而随着我激动的心情慢慢平复,随着我开始思考他的力量是靠什么支持,我也开始认识到更加真实的先生。 彷徨 希望 鲁迅的一生经历过许多苦难。然而最令我感到凄凉的是他的十年沉默。消沉的精神生活,可见先生心中的痛苦。他遭遇了空前的寂寞、绝望与虚无,却又通过对精神故乡的返顾与寻觅,汲取抵抗黑暗的精神力量。 于是产生了他那著名的铁屋理论。尽管他怀疑铁屋子能否破毁,但仍不放弃破毁铁屋子的努力和希望。正如《故乡》所说:“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与先生相遇,我一点点成长着。书架上,那本泛黄了的旧书依旧静静躺着。封面上先生鲁迅的那双眼睛,依旧坚定地望向远方。 教师点评: 鲁迅是我们毕尽一生要倾读的一部大书。先生鲁迅,使人常读常新。该同学读着鲁迅的文章,成长着,成熟者。读先生,不仅使心灵更加丰富,而且思想更加成熟。作者从鲁迅的文字里寻找着执着与希望,汲取着成长的力量。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使内容更加醒目,脉络更加清晰,写出了自己成长不同时期阅读鲁迅作品的感受和对鲁迅的认识,情感丰厚,笔触细腻,表达流畅,作品真实、具体、深刻。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与书同行的日子,我走得很慢,隔得很远,却络绎不绝,恰如一江春水滚滚向东流去。 ——题记 烟浓雨润的春日,静默地伏在含露的茶花旁。闲叩青石,树下的石桌上,一本本泛黄了的书,被春风一页一页地翻着,窸窣作响,厚重的字符在其中穿梭,我的思绪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岁:问君能有几多乐?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静静地趴在窗边,翻看着妈妈给我买的书,我似懂非懂地吟诵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我小小的心中铭刻着《狐狸和葡萄》、《龟兔赛跑》、《朋友与熊》的童话故事,懵懂的我不知其深意,还为狐狸没有吃到葡萄掉泪,为兔子没拿到冠军遗憾,为熊是否吃死人的问题和妈妈纠缠不休。我幼小的心灵如一张白纸,窗前的月光洒在纸上,隐隐约约、亦真亦幻,我用纯真的眼眸洞察这世界,仿佛一切充满了乐趣。 十岁: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卷卷泛黄了的书页,一圈圈雕刻着我成长的年轮。我离开家乡的月亮,去外地上学,一个人怀着迷茫的心沉浸在寂静的黑夜,默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亦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了一些触动。我信手翻看《唐诗三百首》、《伊索寓言》,仿佛从梦中惊醒一般:狐狸做不成事,偏说时机没成熟。乌龟奋发图强战胜骄傲自满的兔子,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不是朋友……与此同时,我对人世的费解勾动了愁绪。我开始对诗词、小说、散文有了一丝丝颤动的情愫。 十五岁:问君能有几多求?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闲叩青石,品茗小憩。我与这大千世界牵手十五年。虽称不上经历人世的沉浮,但也有曾经破碎的梦的遗骸。花开花落,一季一年,心随着岁月的脚步开始学会在深奥的文字中求索。我在《史记》中求索历史的沉淀与警醒,《孙子兵法》带领我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穿梭。我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奔放跌宕中体会乐观自信,从“礼之用,和为贵”中开始追求华夏五千年蕴藏在书中的智慧。 我是常人,但我不要过那细细的数着日升日落,推算着今春明冬的飞雪的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606823931126edb6f1a10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