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育学》心得体会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的奠基人”;他的教育理论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通过自我阅读、专家导读、班级研讨《普通教育学》这本书,几天的学习后我对《普通教育学》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 . 《普通教育学》的教育思想 1 .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基础是哲学与心理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五个道德观念上,即内心自由的观念、完善的观念、仁慈的观念、正义的观念和公平的观念。他把实现这种教育目的的手段分为三种: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 2 . 管理的目的在于对儿童进行外部的领导,维持教学与教育的秩序,为实施教学与教育创造条件。管理的主要措施是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惩罚、权威和爱。他认为教育者应在儿童心目中树立权威形象,受到他们的爱戴。树立权威的关键在于卓越的智慧;而受到爱戴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自己要爱儿童,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他的这种管理的理论到现在仍然是我们管理学生的一些主要原则,如权威和爱,一个老师在学生中树立了权威,而且对学生充满了爱,这样的管理原则是最有效的。 3 .教育性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平衡的多方面兴趣,使他们形成思想范围。多方面的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自然、地理、物理、化学)、思辨的兴趣(逻辑学、数学、文法)、审美的兴趣(唱歌、国画、文字)、同情的兴趣(国语、外国语)、社会的兴趣(公民、历史、政治、法律)、宗教的兴趣(神学)。他的兴趣观为近代课程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 . 同时他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主要阶段:清楚、联合、系统和方法,学生应通过专心达到“清楚”与“联合”,通过审思达到“系统”与“方法”。“清楚”指教师讲述新教材,将新观念分解出来深入研究;“联合”指通过师生谈话,将新旧观念联系起来,“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方法”指通过练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场合。后来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勒尔和赖因又发展为“五步教学法”即: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后来前苏联的凯洛夫提出的“五环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进一步规范了教学步骤和和教学过程。他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一直到现在都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过程,现在提出很多的教学模式方法,其实都只是在他提的教学过程阶段论的基础上完善的,没有出现完全颠覆他的观点的教学模式或方法存在,这种观点,在很长时间一直会影响我们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 5 . 教育的第三个手段是训育。赫尔巴特指出训育是一种诱导工作,它通过交际、榜样、启发使学生直接得到积极的发展,训育就是要直接和间接地陶冶儿童的性格,训育的措施可以是抑制、惩罚、赞许和奖励。他提出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不是简单的说教或粗暴的管理,而是陶冶和熏陶,用他的话说就是依靠一个火苗来点燃另一个火苗。当然,由于赫尔巴特由于所处的时代的历史原因,他提出的一些观点“性恶论”、“体罚手段”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这些我们要会正确的辨别与吸收。 二 . 几点反思 1 . 读教育名著要了解作者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生活经历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作者原著中所要体现的思想。 2 . 理解教育理念切忌“二元化”、“非对即错”,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有先进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要用多“多元化”的观点来理解不同的教育理念。 3 . 需要适当的拓展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用经验,对于我们当年只是中师毕业的老师来说,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更为缺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6f8e3fb9a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