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典型案例分析舆论监督下的独立审判制度 作者:张耀心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08期 摘 要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公众维权意识增强的同时,舆论监督对于司法审判的影响亦逐渐凸显出来,这不仅包括积极的影响,同样也包括负面的影响。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如何平衡舆论监督和独立审判,成为目前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独立审判 媒体舆论监督 雷洋案 作者简介:张耀心,贵州民族大学,法律硕士(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3.1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司法原则之一即“独立审判原则”。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应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而不受外界条件的干预和影响。 一、案情回顾 2016年5月的一天,雷洋离家后就此失踪,与此同时,北京昌平警方就在雷洋所在的某小区调查卖淫嫖娼问题。因民警怀疑雷洋存在不法行为便准备对雷洋进行询问,但在此过程中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雷洋被制服。然而,就在回公安机关的途中,因雷洋存在逃跑的行为,故民警多次对其采取殴打等措施。当雷洋出现异常时未及时采取救助措施,最终雷洋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但警方却在其官方微博上声称“雷洋的死是由于其跳车、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但通过对雷洋进行尸检后,其尸检报告证明雷洋系窒息而亡。加之有些人的刻意炒作,雷洋案凭借着带有偏见性的关键词迅速成为了舆论关注点。 在该案件发生的开始,一些媒体对案件进行了不公正的报道,这些报道不仅没能反映客观事实,反而给公众带来了更多疑问,甚至混淆是非造成误导。同时,大部分新闻媒体报道中所提及的标签化使舆论涉及一些不必要的话题,真相未明即做有罪推定,给司法工作造成了严重困扰。鉴于此,检察机关主动公布了案件进展及事实,及时纠正了舆论的方向,减少了不良舆论对审判机关独立审判的影响。 通过这个案件,我们看到了舆论对公权力的巨大影响。媒体无根据的“有罪推定”和“媒体审判”将严重影响法官的独立审判,对于司法的权威性、公信力以及判决结果的公平公正甚至我国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利用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同时也要避免媒体无根据的“有罪推定”和“媒体审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舆论监督对独立审判的影响 所谓舆论监督,全称为社会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外部监督)的一种。舆论监督作为公民宪法权利(监督权)的体现和常见形式,是社会公众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对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表达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活动。雷洋案就是舆论监督的典型案例。 随着我国政治民主体制和新媒体的发展,舆论监督的广度、力度、深度日益加深。从雷洋案到于欢案,再到张扣扣案,舆论监督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舆论监督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权利、揭露事实的真相、表达民众的意志、促进司法公开。而另一方面就是舆论监督会干预司法独立性,影响法院的公正判决。若媒体利用其影响力夸大曝光,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进而向法院施压,则会扰乱社会秩序,使法律权威遭到威胁,从而影响审判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一)舆论监督对独立审判的正面影响 舆论监督可以使公众了解案件真相、伸张正义。司法审判要最大限度追求法律上的正义,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正义。大部分民众虽未受过专业法律教育,但并不妨碍民众形成自己的法律认知。法院应始终坚持公正审判,而不是在作出不合理的判决被曝光进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议论之后才将民众观点纳入考虑范围,这种行为会让民众对审判机关产生不信任或者认为该判决结果的背后存在着贪污腐败的现象,也会让民众对于其合法权益是否能够依法得到维护产生质疑,会减弱民众对司法机关的信服度,有损司法的权威性。而通过媒体对案件进行报道,可以使案件公开化、透明化,这就要求法官要更具责任心地去看待案件,深入了解案情,准确的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以事实为根据,依法作出公平公正的判决。这不仅可以降低案件被干预的可能性,避免了暗箱操作,也可以使法官提高办案效率,使案件能够及时准确的得到解决。另外,司法机关还可以通过媒体报道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民众法律意识,进而促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二)舆论对独立审判的负面影响 司法判决是法官基于专业知识、基于法律规定和程序做出的法律评价。审判追求的目标是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的前提是审判人员在审判活动中要保持中立,这就要求审判人员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排除杂念,包括不受媒体等舆论的干扰,不偏不倚公正的作出判决。而舆论是大多数民众基于个人情感和意志做出的道德评价。有些不良媒体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摒弃职业道德,在未对相关事实进行核实的前提下,就肆意报道,甚至在其报道中发布诱导性、煽动性的言语,进而博取民众的眼球,迎合民众的心理,获得民众的支持,使民众做出错误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形成偏颇的社会舆论,严重影响了审判机关的独立审判。部分媒体工作者缺乏及相关的法律素养,在未全面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就对法院的判决或者法庭中法官或当事人的言论进行带有个人观点的评论式的存在误区的解读,这就会让法官在审判时就会考虑判决结果如何才能让大众满意,使得法官很难实现判决结果的公平公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71c5e9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