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研学实践中,大家越来越认识到,高品位研学课程是高质量研学的重要基础。为此,大安小学等单位认真贯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指示,落实《教育部等11单位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利用泰山汶河区域特有且丰富的孔子圣迹资源,用近三年时间研制出《踏着孔子泰汶足迹研学》经典儒家传统文化课程,课程以泰山、汶河区域孔子50余处足迹为纽带,将泰山、汶河与孔子有机融合成“一山一水一圣人”的自然景观与传统儒学文化为一体的研学线路。 规划出“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研学线路 泰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泰山文化主要包含天人合一的山川文化,国泰民安的封禅文化,一览众山小的名人文化,登泰山保平安的民间信仰文化。 汶河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5000年前大汶口形成了一个史前完整的文化系列,《山海经》《天文训》有明载,华夏始母出汶河。大汶河流域生活过多位皇后娘娘,古代许多著名女性神话传说发源于汶河。商周两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大汶河,春秋时期汶河两岸有先王之后封国大小20多个。一部《诗经》305首,有13首直接歌颂大汶河,汉乐府、唐诗宋词、明清诗歌有数百首佳作歌颂大汶河,它是一条流淌着诗歌的河,这种璀灿的文化是其它河流无法比拟的。 孔子是世界第一文化名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万世之师,也是世界的万邦师表。孔子的最大成是创办了私学,产生了华夏自己的教育思想,煅造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士子队伍。孔子周游列国14年,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结果四处碰壁, 然而,孔子思想也正是在这种左碰右撞的境遇下经过困顿思索而形成的。孔子在泰汶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删《诗》、序《书》、为《春秋》,作《礼》《乐》,终成“至圣先师”“万世人伦之表”。 提升研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及价值 孔子一生钟情于泰山,他的足迹踏遍了泰山周边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迹,研学课程对50余处圣迹进行了系统发掘整理,涵盖了孔子的政治、文化、教育、礼仪、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 青年孔子学礼取义。做乘田委吏,学琴师襄子,吊鲁义姑,牛山设帐讲书堂说志,周明堂观礼,岱下问政。 中年孔子推仁践和。杞国考夏礼,吊柳下惠,瞻师旷故里,龙山言志,夹谷会盟。 壮年孔子上下求索。会荣启期郕邑三乐,作歌丘陵,汶川叹水,咏《龟山操》,君子国赞肥君子,蝎子山晒书,神童山下师相橐。 暮年孔子瞭鲁小天下。咏幽兰叹劲松,极顶考封禅礼、太平顶瞭鲁,拱北比德,望吴见阊门白马,成就了“小天下”的圣人胸怀。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2600多年前,孔子就曾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弟子的眼界,开创了游学先河,为后来学子树立了榜样。 千百年来,以孔子学说为主的儒家文化构筑了华夏文化的主流,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为之奋斗,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追逐圣人的足迹研学,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尊重、洗礼、传承,用儒家文化讲述中国故事,这是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文化探索和发现之旅。 突出研学课程的特色 研学课程具有四大特色: 一是独到。举世无双且无法复制。孔子与泰山、汶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举世独有,50余处圣迹把泰山、汶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独特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全新传统文化研学线路,这在全国、全世界都独一无二的。 二是丰厚。涵盖了孔子思想的方方面面。泰汶区域孔子50余处足迹,景点多,战线长,涵盖面广,每个场景都是独立的,场景转换有充足的时空,有些场景虽然就是一块碑、一个标记,但十分适合研学旅行活动,能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究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7b11073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