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时间:2022-04-27 12:14: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材分析

及相关素材



一、教材简析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 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 上口。

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 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 文对应,妙趣横生。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


三、与课文相关的素材

一、关于识字写字

1. 识字。 可以把识字与朗读古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借助诗的语境来认读生字。本课要认的 10 个生字中,“色”是平舌音,“声”是翘 舌音;“近”是前鼻音,“听”是后鼻音,可以在对比读中重点正音。 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换一换。用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如: 无:“天”换笔画成“无”

听、近:互换偏旁。 色:“爸”换偏旁成“色”

2)偏旁归类。本课要认识的两个偏旁,斜刀头表示的意义学生不太熟悉,学生只要 能记住这个偏旁的名称即可。走之作意符,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本课有 3 个带 走之的字:“远、近、还”结合偏旁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些字的含义。 3)借助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有—无、来—去、远—近。

二、关于课文学

这首古诗,画中景物与生活实景不同,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在比 较中了解画中景物的特点,感受古诗的趣味性。 1. 朗读指导。 古诗的朗读要注意掌握好停顿,读出韵味。此外,画中描述的景物与生活实景有差异,朗读时,可将差异之处适当体现在重音上,以凸显是一幅“画”的特点。 朗读形式要多样,可以自由


读、分组读、指名读,还可以教师引读,如,“远看——,近听——,春去——,人来——”

学生在熟读成诵后,可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忆、背诵古诗的方法,如,抓住“山、水、 花、鸟”4 个字来背诵,抓住“远”和“近”“去”和“来”两组意思相反的词来背诵。

2. 理解运用。 采用对比,理解谜底“画”。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找找圈圈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再启发学生根据回忆,说说自己见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然后读课文,找出诗中景物与现实情景的不同之处,最后说一说为什么这首谜 语诗的谜底是画。 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诗意。在学生反 复朗读后,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根据个人对诗句的感受配 上动作来朗读表演。如,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 耳倾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

课文中有几对反义词,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 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理解它们的意思。 熟字组成的反义词:

大—小、上—下 多—少、里—外 东—西、南—北 1)“来─去”。演一演:小鸟飞来,小鸟飞去。 2)“远─近”。说一说:小丽离我近,小冬离我远。 3“有—无”。做一做:一只手里拿东西,另一只手不拿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7be938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