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审美心理中的“移情”说和“心理距离”说

时间:2022-04-12 14:21: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认识审美心理中的移情说和心理距

作者:何朝军

来源:《当代教育2008年第02

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流程。移情说和心理距离说是其两大主流,在审美的美阈中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1)移情说。移情说是审美活动认识发展到近代才出现的学说,源于德国,美学界给其以极高的评价,称之为近代德国美学界的一大发现,被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第一次明确提出移情观念的是德国学者罗伯特·费尔和其父弗列德里希.费尔,而真正发展,论证了移情而使之成为移情说的乃是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里普斯(1851~1914)。 里普斯在他的《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一文中写道:移情作用是指,不是一个人身体的感觉,而是某种感情即某人自己,进入审美对象之中。审美过程就是由物我对立通过移情作用而达到物我交融(或称之为物我互赠)和物我同一(即天人合一)的境地。其他的审美心理学说大多认为审美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主体和客体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它们只是找到了物我统一的契合点,有点相似珍天的无痕焊接技术,并没有使物我对立的成分完全消失。而立普斯则认为,人之所以产生美感,不是对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产生反映,而是人主观精神的外射,是向我们周围的现实注入生命的活动。也即是说,在移情心理发生的瞬间(或较长时间),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已完全消失而合二为一,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相似于中国道家天人合一哲学观点,和佛教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指试,莫使惹尘埃的境界。当然还达不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但它们都属于唯心主义体系。)里普斯举例说,人们欣赏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多利安式石柱,是因为它显示出一种男性的雄壮美。站在石柱面前静观它的形象,会感到一种内在的扩张,连心也扩张着,有一种特殊的在内部发生的特殊感觉,仿佛石柱在进行着挺拔向上的凝成整体的运动。在他看来,人所感受到的石柱运动,不过是移入石柱中去的人的自我运动。这样通过移情,人与大自然就由对立走向同一,已分不清是我没入了大自然,还是大自然没于我了。 这种移情的物我现象,在中国理学和道学以至文学创作中依然存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度物,寄情于景。如吴乔所言: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夫之说: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刘勰也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话来表达过这种物我合一的思想。而文学创作则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物理来化景物为情思。例如,苏轼《水龙吟》的下阕写道: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掇。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秦观《江城子》中写道: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再如毛泽东《虞美人枕上》: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这些都是审美心理中物我合一的再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8a4972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