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和柳宗元《溪居》古诗词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溪居①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②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溪居:溪指冉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作者曾于此筑室而居,并改称冉溪为“愚溪”。①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名族的称呼,这里指永州①榜:船桨,这里作动词。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诗描绘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隐士形象;柳诗描绘了“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的贬谪者形象。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和“夜榜响溪石”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突出了环境的幽静,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 C.陶诗首两句真诚率直,诗人的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 D.柳诗末两句写诗人独来独往碰不见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清越,在碧空久久回荡;语言清新晓畅,却又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2.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闲居”生活的?“闲”的内涵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B 2.陶诗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暖暖”,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结尾四句,“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又由写景而写心,写出诗人悠然闲逸的心境。 柳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但景中含情,字里行间隐含贬谪乡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是反语;“闲依农圃邻”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山林客”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错误。陶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而柳诗“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表面写乡居生活的闲适,但联系首联“南夷谪”和尾联“来往不逢人”可知,柳诗实则表现了被贬的孤独寂寥。 故选B。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几句诗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等多种景象,采用远近景结合的手法,写出田园乡居生活的静谧与闲适,而在这种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叫,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悠闲。结尾四句,“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悠闲寂静的居室,又由写景而写心,写出诗人悠然闲适的心境。 柳诗开头“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大意是“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被贬还称“幸”,属于反语。为什么觉得是“幸”呢,因为被贬之地可以过上闲适的生活。“幸”是含着痛苦的笑,是反语。后面写此地风景,“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8a6075ba4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