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精神可嘉(历史人物评说) 曹操乃一代枭雄,自有一番大气魄。他无论任何时候都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具有乐观主义精神。“青梅煮酒论英雄”,既是抒发他自己的抱负,又是对自己一生事业的宣言,可见他是一位胸怀远大理想、充满坚强信心的人物。 由于曹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前途,所以在众人悲观沮丧的困境中,他总是表现得异常乐观。他在朝任典军尉时,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等谋诛宦官,商议不定,正紧锁眉头,他在一旁却鼓掌大笑,向何进等提出了自己的策略。董卓当朝时,王允等班阁旧臣有心图之,因无计可施而于席间压声而哭,曹操却在旁边抚掌大笑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不仅如此,他还当即提出谋刺董卓的方案,随后又亲自去实施。在战场上,碰到军事失利的情况,他也并不悲观。曹操在濮阳被吕布打败后,伤势很重,众将拜伏问候,他却仰面大笑说:“误中匹夫之计,我必当报之。”曹操与马超作战时,听说有羌兵两万前来帮助马超,他一反众之情,闻报大喜,原来他是想到边远地区的敌人若汇聚一起,便于一举歼灭。他相信马超再强大,也终会为自己所败。赤壁之战是曹操最大的一次败仗,曹操损失惨重,仓皇逃跑,数次路过险峻之处,都在马上扬鞭大笑。曹操在战败之际的乐观态度,是对自己军队士气的鼓舞,是对士卒将帅慌恐情绪的镇定和安抚,是在长自己的志气!这种败而不馁的顽强性格,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一种富有韬略的修养。 曹操这种乐观自信的精神直到晚年也未改变,他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战绩时,向身边的大臣说道:“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个称帝,几个称王。”他晚年作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永不衰竭的进取奋斗精神。 是的,身处逆境,遭遇挫折时,聪明人应保持大将风度,谈笑自若,必须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来临,不必惊慌失措;相反,在境遇顺利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也需步步为营,即使在春见得意之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应该谨慎从事、重视学习,积累促使成功的智慧。 身处顺境而不骄矜,身处逆境而不颓唐,这才是做人所应拥采取和拥有的态度。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六章》所说的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要懂得荣辱的分寸。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不幸。又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贪得无厌是最大的罪过。荣耀时知道克己,失势时知道乐观,这才是不拘小节,胆智豁达的做人之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963fdc0e3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