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例子的古诗 【篇一:联想的例子的古诗】 联想和想象增加文采和对比 例如:郭沫若诗:天上的街市 诗的开头,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多么像天上的明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种联想具体表现出来,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联想”,吸引着读者的视线从人间转到天上,为下面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作好铺垫. 后3节中,作者运用想像,描绘天街的陈设和牛郎织女的生活,以及他们现在的活动.诗人凭想像构想出的“仙境”与客观存在的“天河”“流星”融合在一起,显得那么具体、真切:美丽的街市,街市上的珍奇物品,骑牛闲游的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提着的灯笼.在诗人的笔下,神话传说与实际景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似幻似真,引发了读者无限的遐思,追随着作者的想像一起去遨游仙境,从而感受到诗人追求理想的美好情怀. 一、什么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联想是诗歌艺术的一种技巧.诗人艾青在《诗论》中曾说:“联想是由事物唤起的类似的记忆;联想是经验与经验的呼应.” 想象是指诗人凭借记忆进行回顾或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二、联想与想象在诗歌中的运用 先说联想. 作为古诗中的联想,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现示例解说如下: 1、古诗中的相似联想及其运用: 如唐代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诗人在这里,就用了相似联想.这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所以他在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这一处联想,既写出月光的皎洁,又点出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2、古诗中的对比想及其运用: 如唐代陈陶《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此诗的主旨是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痛.然而作者未从正面去描写,而是运用联想进行了四个对比:一者动与静,“誓扫匈奴”“五千貂锦”;二者生与死,“不顾身”与“丧胡尘”;三是前方与后方,“无定河”与“春闺”;四是人与鬼,“梦里人”与“河边骨”.通过强烈的对比,把疆场将士英勇战死的壮烈,遗骨河边的凄凉,以及家中仍作生人思念的悲惨,全盘托出,井然呈现,既深化了主题意旨,叉反映了多个层面,从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3、古诗中的相关想及其运用: 如唐代章碣的《焚书坑》: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与“坑灰未冷”相关的是秦始皇,与“山东乱”相关的是秦始皇、刘帮、项羽等人.这里用相关联想,意在抒发议论、感慨.山东之乱持续了一个时期,秦王朝最后亡于刘邦和项羽之手.这两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都不是读书人.可见“书”未必就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未必就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有效措施.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包含着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 4、古诗中的逆反联想及其运用: 如唐代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此诗描写的是常见的大漠景象,而作者却能够从“直的孤烟“,通过逆反联想,想到 “圆的落日”.“孤烟“的淡色与”落日“的彩色,”直“的劲拔与”圆“的柔美,形成一种奇物的视觉效果,一幅奇妙壮观的画面,诗画结合,绘景开阔鲜明,气势雄浑,成为千古名句. 5、古诗中的因果联想及其运用: 如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里由果推因,春雨好在哪里,一是 “知时节”,她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二是默默奉献.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 接着说想象.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9b2379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