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出自唐代吕岩的《梧桐影·落日斜》落日斜,秋风冷。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赏析此词为唐五代道士吕洞宾的作品。 词作者,是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全唐诗》凡例云:词家相传,吕岩《梧桐影》乃当时所作。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八、《词林纪事》卷一引《竹坡诗话》均言系于京师大梁景德寺峨嵋院僧房间题壁词,词句略有差异。 从全词所写秋景和所抒幽情看,显然是吕岩早期的作品,也就是他学道之前所作。 落日斜,秋风冷。 首先烘托出词中主人公所处的特定环境:落日馀晖,秋风送寒。 只有六个字,却字字珠玑。 尤其着一冷字,不仅点染出秋天黄昏的冷寂,而且衬托出词人思念友人的凄切感情,更为下文今夜蓄势,巧妙地伏下一笔。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从全文分析,词人与友人早已相约在先,而且从落日斜时,兴冲冲地等待友人到来,一直等到立尽梧桐影,等待的时间久了,黄昏而入夜,而月上东楼。 梧桐影显然是明月所照映。 影子尽了,意味着月亮落了,天也快亮了。 等待友人欢会共语,久久不见到来,自然等急了,个中不无抱怨情绪。 今夜故人来不来?是自问,还是问人,抑或问天地星月?是啊,词人殷切地等待友人,从落日斜,秋风冷,如今已是夜深人静,银河星稀,明月西落,不只见出等待之久,更见出那焦急烦怨中的思念之深、盼望之切。 这是一种特定环境中特有的人物的特殊感情。 如果说这一问是抒情主人公脱口而出、所未经意,那么末句立尽梧桐影则意蕴极深,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寥寥五字,字字传神,处处含情,说明等待友人的确时间很长很长了。 词人借一影字,写出了月华满地,不能勾起思念友人的深情;对月孤影,不能不触动孤独寂冷的感受;梧桐萧疏,月影已尽,不能不引起虚掷欢聚之良宵的幽怨而又切盼的思念之情。 全词二十个字,落日、秋风、梧桐影,词人极善于借助外物环境来烘托人物内心的情思,达到境与情谐、景与情通的至境。 这种渲染烘托、借景抒情的手法,在晚唐五代词中堪称上乘。 吕岩的词,正如传说中他的神仙踪迹,飘忽无定,不可捉摸。 北宋柳永《倾杯》词中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即袭此词之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9fc7cf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