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历史典故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用直钩不挂鱼饵垂钓,愿意上钩的鱼,就自己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历史典故,相信你们有兴趣!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历史典故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年近八十,却怀才不遇,只当了一个下大夫。他又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又受到妲己的迫害,因此就逃出商朝都城朝歌,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 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一边说: “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 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第 1 页 共 3 页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他来。 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还一边念着: “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 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 “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 后来,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请他到西岐去。 姜子牙故意回避,躲在芦苇丛里不出来。姬昌斋食三天,沐浴整衣,命人抬着礼品,再来请姜子牙,姜子牙这才出来相迎。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诚心诚意,一心想要寻找贤能有才华的人,于是就答应辅佐他。 后人称这件事为“姜太公八十遇文王”。 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于是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7ea72f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