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几点思考 作者:顾浩 张远强 黎运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5年第03期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各民族在战争、迁移等多种形式融合下逐渐形成了以华夏文明为主,多民族文明为辅的中华灿烂文明。在不断融合交流的过程中最终定下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但在当代中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今天,民族问题还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试图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对我国民族问题做一些现实性的思考。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问题;发展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背景 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发表了其在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的著名论文《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其主要论点可概括为:一、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后被陈连开先生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二、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但它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三、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二、目前在“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问题 1.民族隔阂。民族隔阂是民族之间互相猜忌、互不信任、互相戒备的心理感情及其在言语行动上的表现。民族隔阂是在长期存在着阶级剥削制度和民族压迫的情况下形成的,它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具体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由于我国自解放以来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加上历任领导人不断强调民族和谐交往的重要性,所以在我国,民族隔阂是没有存在的制度与阶级基础的。但在历史因素的制约下,民族隔阂问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具体表现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猜忌,不信任彼此,缺少必要的心理深层次的交流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民族矛盾。民族矛盾就是一个民族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的国家由于消灭了剥削压迫制度,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所以民族矛盾的物质基础就不存在了,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虽然在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况下,还存在着一定的民族矛盾问题,比如说新疆问题,但它不属于民族对抗性矛盾,其性质属于一般性人民内部矛盾,我们不能将之扩大化。我国现存的民族矛盾问题,其实是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不成熟问题的具体化,纵观各国历史上存在的民族矛盾问题,无非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各民族利益诉求之间的张力问题,我们应该在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立场上看待这一问题。 3.民族冲突。民族冲突是民族问题当中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民族之间仇视、冲突、流血事件、屠杀、甚至战争。在当代,最典型的就是巴以冲突、阿拉伯世界中的民族冲突。民族间冲突的根源在于各民族之间存在不平等,造成民族间不平等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国家的民族凭借自身的优势力量去侵犯另一个国家的民族,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来满足本民族的利益;另一种是多民族国家内部存在的民族不平等,一国中的主体大民族在资源占有,身份地位,以及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在我国,自从建国伊始,我国就实行了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重点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度发展 1.加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一般来说,民族问题的出现时由于民族认同强,而国家认同弱而造成的,加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就是强化国家的感念,弱化狭隘的民族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概念,弱化本民族的概念。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度发展,必须要强化国家认同,即我们属于共同的民族:中华民族。这方面国家应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加强政策落实和教育普及。进一步加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灌输,构建一个巩固的一体化的中华民族,将“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落实到行动上。从而在政治这一维度上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做大、做实、做强。 2.进一步促进经济利益分配公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族问题的存在,或者“多元一体”格局不完善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各民族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我们应该促进经济利益分配更加公平。首先,国家应该对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收入转移支付,切实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意图落实到实处。其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制度,政策等工具,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建设,市场制度完善,给予必要的扶持力度。最后,应积极推动中东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交流,商品流通,人员流动,将少数民族同胞导向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就业。 3.保护和尊重民族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它在内部成员之间起到了纽带作用,在和谐稳定发展中,起到凝聚的作用。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的存在,更要保护和尊重民族文化,同时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建设。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做到各美其美,美而不同,美美与共。让多民族文化汇集融合,为中华文明的深化传播添砖加瓦。 四、结语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格局,虽然还是存在一些民族问题,包括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但我国不存在民族冲突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和谐稳定繁荣发展,我们应把“多元一体”格局进一步深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崛起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孙秋云.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2:58-63. [2]赵旭东. 一体多元的族群关系论要——基于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想的再思考[J]. 社会科学,2012,04:51-62. [3]沈萌. 民国以来宪法文本中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思想”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3. [4]杨乐. 从“差序格局”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跨越[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49-5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8d844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