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解读郑振铎作品《猫》

时间:2023-04-15 05:07: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多元视角解读郑振铎作品《猫》

作者:王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 2021年第2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抓住切入口,不同的视角之下,对同一篇文本的切入口理解往往也是不同的,出现这一结果也是正常的,毕竟语文学科教学中一直就有着多元解读的价值观。多元解读最大的好处在于从不以一个观点压制另一个观点,而是强调不同观点的共存。应当说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生态,其不仅赋予教师、而且赋予学生更大的文本解读空间。郑振铎先生的《猫》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也是笔者比较喜欢的一篇课文,每次在教到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总尝试寻求不同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解读,而每次也都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纵观笔者的教学实践,似乎走过了一条从技术到情感的路线,最初教这篇课文的时候,走的是技术路线,强调引导学生去解读课文中所用的一些描述手法,以领略作者写作水平的高超,比如说犯笔手法的运用,这一手法是指在同一作品中故意写相同题材或内容的一种技法。郑振铎先生的《猫》就是一篇成功运用“犯笔”的经典。[1]概念的新奇加上精辟的分析,确实在课堂上收获了大批“粉丝”,基于写作技艺的解读,也成为驱动学生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力量;后来发现纯粹的技术路线无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文本,而发掘课文中的情感路线,虽然在引发学生共鸣方面效果较慢,但却容易成为学生心中一丝绵绵不绝的强大动力。本文就以寻找“猫情”来说明笔者对《猫》的文本解读思路。

一、初识猫情

如果不是对猫有情,那就不会出现“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如果不是对猫有情,那就不会出现“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看起来是一个悖论,但是实际上这两个完全对立的结论之间,恰恰是因为对猫有情。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猫情。

在很多的课文解读中,都将解读的重点放在猫的数量上,这与课文一开始说“养了好几次的猫”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比如有同行说:绝大多数老师却只讲前三只猫,好像文本中就没有第四只猫一样,这说明我们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方面的问题是不小的。因为不讲第四只猫,就证明没有读懂这篇散文,极大地流失了《猫》文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尤其是不能将此文上升到更加“有用”的境界。[2]且不管其所说的有用的境界是什么,且谈将课文解读的重心放在第四只猫上,就可以理解为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猫情的努力。

第一只犹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猫,因为不明原因而消瘦,结果死去,其带来的是三妹的“难过”与“我”的“一缕的酸辛”;其后,第二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出现,它“太活泼”而“不怕生人”,由此也注定了其被过路人捉去的命运,其带来的是三妹的“不高兴”与“我”的“怅然”与“愤恨”。此后,“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是一只流浪猫,因其不活泼且不喜欢玩游,“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然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最后这只猫含冤而死。

第四只猫在哪里?是那只偷吃鸟的黑猫。

纵观这四只猫以及黄鸟,可以发现作者对猫的情感是复杂的,如果不喜欢猫,肯定不会养猫,但是对猫的喜欢似乎又不那么纯粹:当猫可爱时,是喜欢的;当猫不可爱时,是无感的;当猫“可恨”时,是能够“怒”而“打”之的。由此看来,作者对猫的情感是复杂的。

二、再识猫情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作者写猫,并不意味着对猫的感情是纯粹的,换句话说,并不是因为天然的对猫喜欢才养猫的。尽管如此,在写猫的过程当中,在课文中作者与猫的交往当中,又确实有着丰富的、复杂的感情。之所以说这个感情是复杂的,是因为作者在与猫的相处当中,首先表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俗情”——这里所说的俗是指通俗而不是庸俗,或者说是人之常情。家养的猫确实有其可爱的一面,因而能够引起人天然的喜欢,而遇到懒猫、恶猫时,人也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厌恶感。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以及课文中的三妹也没有脱俗。而对猫情分析到这一步,也就打开了再识猫情的空间。而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认识到这一点,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着重要的影响。

基于文本解读去认识猫情,有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基于语文的工具性,去达成语文的人文性。有同行提出一个很好的思路:在四只猫的前面各加一个形容词,来描绘猫,并认为以此作为切入点,并依据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块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进而就可以理解作品,品味感情,感悟人生。[3]笔者采纳了这一思路,然后在教学实践中给予了初步尝试。结果发现,学生在理解猫情的时候,认同了人对猫之感情的复杂性,并且认同这确实是人之常情;而在品位猫情的时候,则进一步认识到,人之常情的背后有着必然的逻辑,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喜欢与对假的丑的厌恶;在感悟猫情的时候,学生的观点又有了变化,有同学明确提出一个观点: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可以发现,人眼所看到的真善美,有时候不一定是真正的真善美,反之亦然。那我们就应该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善美?……且不管这个问题如何回答,就谈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就意味着他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已经能够基于猫情而走向人情了。

三、回味猫情

其实笔者分析猫情,实际上正是为了品味人情。只不过这个品位的过程,需要紧紧依靠课文本身。笔者在引导学生解读《猫》这篇课文时,重点设计了两个环节,让学生在猫情体会的基础上去领悟人情。

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去读课文。读永远是解读文本最佳的方式,在读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让学生在不同切入角度的解读中,获得不同层次的感受。借鉴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教读中获得语文干货,是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方法,行之有效的能力训练和语文实践思路。[4]然后再让学生去进行适度的拓展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用获得的认识进一步反哺对课文的解读,那就可以更好领略课文中那些深沉的感情。如《猫》中猫情的背后,是人与动物的相处以及人性动物的理解,有学生认识到:当猫可爱时,人与猫之间实际上只是相处,而当猫“可恨”时,实际上才反映出人性,才能让人开始思考。这样的观点形成,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无疑是一种突破。

另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去领悟人情。对于《猫》这篇课文,最能引发人思考的毫无疑问是最后一段,“我家永不养猫”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我冤枉了猫,也是因为“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但这样的观点仍然是需要深入理解的,“我”愧对的是第三只猫,憎恨的是那只黑猫,但最终不能宽恕的依然是自己。在这样的复杂情感交织当中,作者最为纠结的是自己对错误的补救、对过失的改正。这实际上已经将对猫的描写转向了对自己的反思,猫情也走向了人情,在这样一个走向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领悟更多。比如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犯错的?在对这个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如果不是最初的先入为主,或许就不会有后面的大错……这样的认识形成,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何尝不是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观塑造呢?



参考文献:


[1]郭旺兴.“犯笔”“避笔”话猫情——郑振铎《猫》中的“犯笔”“避笔”[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5(1):66-66.

[2]徐江,王从华.不能忽略第四只猫而且是“黑猫”——郑振铎《猫》文解读教学之疏[J].中学语文教学,2015(4):48-51.

[3]宋新竹,黄光明.简简单单教语文——郑振铎《猫》的教学反思[J].湖南教育:中旬,2010(2):39-39.

[4]张霞儿.“教读课”该让学生获得语文“干货”———以郑振铎《猫》的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11):16-19.

王标,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口学校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f2e357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