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辛弃疾古诗

时间:2023-02-19 21:07: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鹧鸪天辛弃疾古诗

鹧鸪天辛弃疾古诗

鹧鸪天这首词以短短的五十五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的悲惨遭遇。上片气势恢宏,下片悲凉如冰,心伤透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鹧鸪天辛弃疾古诗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词句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⑵少年时事:年轻时期的事情。

⑶壮岁旌旗拥万夫:指作者领导起义军抗金事,当时正二十岁出头。他在《进美芹十论子》里说:“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藉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壮岁:少壮之时。

⑷锦襜(chān)突骑渡江初:指作者南归前统帅部队和敌人战斗之事。锦襜突骑: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襜:战袍。衣蔽前曰“襜”。

⑸“燕兵”句:意谓金兵在夜晚枕着箭袋小心防备。燕兵:此处指金兵。娖(chuò):整理的意思。银胡觮(原字为“革”旁加“录”,音lù):银色或镶银的箭袋。一说娖为谨慎貌,胡觮是一种用皮制成的测听器,军士枕着它,可以测听三十里内外的人马声响,见《通典》。

⑹“汉箭”句:意谓清晨宋军便万箭齐发,向金兵发起进攻。汉:代指宋。金仆姑:箭名,见《左传·庄公十一年》。

⑺髭(zī)须:胡子。唇上曰髭,唇下为须。


⑻平戎策:平定当时入侵者的策略。此指作者南归后向朝廷提出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很有价值的抗金意见书。

⑼东家:东邻。种树书:表示退休归耕农田。 赏析

这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乘机进行反金起义活动。山东济南的农民耿京领导一支义军,人数达二十余万,声势浩大。当时才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二千多人的起义队伍,归附耿京。辛弃疾建议义军和南宋取得联系,以便配合战斗。

第二年正月,耿京派他们一行十余人到建康(今江苏南京)谒见宋高宗。高宗得讯,授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授辛弃疾承务郎。辛弃疾等回到海州,得知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投降金人,义军溃散。

他立即在海州组织五十名勇敢义兵,直趋济州(治今山东巨野)张安国驻地,要求和张会面,出其不意,把张缚置马上,再向张部宣扬民族大义,带领上万军队,马不停蹄地星夜南奔,渡过淮水后才敢休息。

到临安,把张安国献给南宋朝廷处置。但宋高宗没有抗金的决心,又畏惧义军。辛弃疾南归之后,义军被解散,安置在淮南各州县的流民中生活;他本人被任命为江阴佥判,一个地方助理小吏。这等于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使他们深感失望。

后来辛弃疾在各地做了二十多年的文武官吏,因为进行练兵筹饷,常被弹劾罢官,闲居江西上饶、铅山近二十年。他处处受到投降派的掣肘,报效国家的壮志难酬。这首词是他晚年家居时,碰到客人和他谈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从青年到晚年的经历而作的。

鹧鸪天是词牌名。壮岁即少壮之时。“壮岁旌旗拥万夫”一句指作者领导起义军抗金的事,当时他正二十岁出头。襜是战袍。锦襜突骑即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锦襜(chān)突骑渡江初”指作者南归前统帅部队和敌人战斗之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c2b9d205b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