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样板 参考文献:(不少于三个,参考以下格式,中间隔点为黑色实心点、冒号及逗号;标号统一用[1][2]……,与正文文中标注一致,详见参考文献标注模板) [1]周晓虹.西方社会历史与体系:第二卷[M](书籍标号).上海(书籍的出版地一定要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与正文对应,如果正文有多处已用页码区分,此处不用标示页码) [2]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译.(多个译者用逗号分开)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一对韦伯之研究与诊释[M].顾忠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92-207. [6]刘 慧.转型时期西部农村社区文化的变迁——以榆林地区庙会文化为例[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硕博论文标注方法) [7]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志强,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57. [8]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 [J].(期刊标识码)(不用注明出版地)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版,2008 ,3(6) :15.{注:3为卷,如无卷,可注为:2008(6):15} [9]李世敏.农村社区文化与社区认同:互动的逻辑[M]//徐 勇.中国农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0):67-68.(注意:此为析出文献的标注方法——析出文献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M]//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c30423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