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高考在考什么?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近几年的高考题,从考试的视角和选材看,越来越历史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特别是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变迁。学习历史是要用心解读历史,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去判断,去分析,去站在历史的高度解读当下,预知未来。读史使人睿智,你的智慧真的被开启了吗? 二、解读辽宁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做到知己知彼 1、从题型结构看,文综历史卷综合题原为一道37分的大题,自2011年起调整为2道,分别是25分和12分,其中12分题为开放性题目,没有参考答案,只有评分标准。通常情况下,这种趋势会延续下去,需引起关注. 选择题基本上为清一色的材料选择题,最佳选择题为主导题目;而排列组合题、否定式选择题和串联式题组(串题)因其不能适应当前命题改革的要求而逐渐被淘汰。 选做题通常不直接考查课本知识,而是通过提供新材料新背景设计问题。 2、从知识结构看,古代史约占32%,近代史约占37%,现代史约占31%;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比例大约为58:42。政治史约占35%,经济史约占40%,文化史约占25%。由于新高考不讲究覆盖率,命题的随机性较大,各部分的比例会出现一定波动。 3、从能力结构看,试卷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考查约占50%,对“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考查约占30%,对“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考查约占6%,对“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考查占14% 。 三、既要关注高频考点,又需守株待兔 新高考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从2011年全国各地考试知识点分布情况来看: 政治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相对集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探索、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雅典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宪法、巴黎公社、两极世界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等是命题的重点。 经济史从考点分布看,比较零散,且考查角度十分灵活。从涉及的知识点来看,属于考查重点的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等。从考查方式来看,一是关注细节知识;二是关注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从2012年命题趋向看,主要应关注:一是基本历史概念的理解分析,二是经济文明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主要线索,三是自古及今经济结构的演变,四是重要的经济现象及其本质,五是民生的重大历史问题、政策和现实联系等。 思想文化史中思想史的考查是重点,科技史与文化艺术史的考查频度略低。从思想史考查的内容看,一是着眼于思想史发展进程和线索的考查,二是着眼于特定时期思想特征及其原因和意义的考查,三是着眼于不同思想内容和比较问题的考查。 在关注主干知识重点复习的同时,也要对考纲中所要求的每个考点细细解读,参透教材,并灵活运用,正如考试命题中心的权威人士所说,在高考复习中不要去捉高考这只兔子,而是要多种树,等着兔子来撞你,守株待兔,才能稳操胜券。 四、解题误区及应对 从2011年高考试卷来看考生在答题中失分的现象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掌握不牢。 (2)对基本的历史概念缺乏整体、全面的认识,不能科学概括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过分依赖书本,思维僵化。 (4)缺乏答题技巧的训练和提升。 (5)行文答卷仍缺乏表述技巧,卷面书写不规范。 2012年高考应对: 1.“得选择题者得天下”。选择题的解题要注意以下问题: (1)确定时间限制。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有的题目其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明察秋毫。 (2)确定空间因素。只有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作纵向和横向的观察比较,才能明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空间概念。 (3)把握历史现象的性质或立场。每道选择题均涉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只有明确了其性质立场,才能迅速区分题目中的主要和次要、现象和本质等因素,才能迅速确定正确选项。 (4)明晰涉及的基本理论。在审题时,应自觉地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与英雄的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题目进行深入分析。 (5)定位教材。选择题选材大多新颖独特,但无论怎样变化,大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的“身影”。因此,审题中回归教材,对解题大有裨益。 (6)洞察史观运用。随着新的史学观念不断涌现,运用新史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成为重要手段。主要有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等。洞察新史观的运用,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2.材料解析题的应试策略 (1)快找中心,明确意图。命题人在选取和组织材料时必定有一个主题,所有问题的设置和要求的答案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所以找到主题并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是成功作答的关键.对于有题头的主观题,通常在题头就会交待主题,算是捷径.而没有题头的则需要快速浏览材料及其设问,确定中心. (2)审读设问,挂靠教材。明确设问要求,围绕出题人的命题意图抓取有效信息,如设问的中心词、时空限制词、题型提示语和答题项,然后按照设问考查的方向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规范答案的捷径。通常情况下设问的依据来自材料,但是切记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挂靠,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精读材料,理性分析。借助标点符号来把握材料的层次和逻辑关系,如句号、分号、省略号、问号等等。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须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肯定有用。 (4)发散思维,规范作答。 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的多少。 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考生备考阶段做了大量的练习题,千万不要凭借主观印象背成题答案,更不要轻易相信万能答案. 运用正确的史学分析方法。如史论一致、孤证不立、原始史料、直接推理等。学会历史地看问题,把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考察。 要认真书写。从形式上看,答案是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特别是实行网上阅卷,字一定要写得干净整齐,让评卷老师很快地获得答案要点。从内容上看,要尽可能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多写要点,每个要点要简明扼要,不要太复杂。 四、最后提醒考生应对文综考试应做到: 1、考试过程中心态的调整。许多考生考试紧张、焦虑,导致思维不规范,不严谨,不细腻,粗心大意,毛手毛脚。 建议:唯我独尊,充分自信;沉着冷静,适度紧张。 2、用好发卷后的5分钟。试卷发下来后,有同学总是抢着做选择题,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建议:对试卷作整体观察。拿到考卷后5分钟内不允许答题,我们千万不要去抢做选择题,而按要求在规定的地方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座位号,然后对试卷作整体观察,对全卷有个整体把握,拟定答题方案,对全卷各部分的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作大致评估。所有这些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答题策略。 3、答题顺序安排。辽宁文综考试排序是先选择题,后非选择题(即材料解析题);先地理、政治然后历史。由于考试时间紧,历史答题时间往往被严重缩水,导致考生不能仔细审题甚至草率答题。 建议:选择题按试题顺序做完。非选择题,可根据自身情况加以调整,如果没有特别偏科,建议按试题顺序做。如果偏科严重,建议先做优势学科题目,保证自己得分。无论哪种情况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养成习惯,不要高考时现调整,引起情绪波动和思维混乱。 4、时间分配。考试过程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有人过于紧张,盲目抢速度,思维展不开;有人缺乏时间观念,或慢条斯理地答题,或着眼于局部,被某道题缠住无法脱身,或对某道题很有把握,在它上面费了很多心思。 建议:合理分配时间,把握答题节奏,稳扎稳打。做选择题,一般来说,一个选择题用50秒钟,最多不超过1分钟,不会的选择题也要根据理解和第一感觉选择一个选项,是否更改留等检查时做出决定。做一个非选择题,一般用15-20分钟,所写的答案要点与分值基本相当时,就要停下,做下一题目,等做完后面的题目后,若有时间再补充答案要点。 5、正确对待难题与易题 所谓难题,往往是不能从材料和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而无多作答。所谓易题,往往是情景材料比较简单,没有阅读障碍。易题容易失分,往往是因为思维不严谨不细腻,或者心态的原因导致解读信息不准确不全面,使条案不全而失分。 建议:严谨细腻,耐心细心,沉着冷静。 6、检查修改 试题做完后进行检查和修改时,总觉得原来有的答案有问题,于是就进行修改,特别是选择题,结果呢?往往是改对的少,改错的多,得不偿失。 建议:先入为主,别轻易改动。检查时,重点检查难题或把握不大的题,但不要轻易改动原来的答案,要尊重原始答案,除非有确切的依据。因为当初做题时,思路清晰,思维活跃,考试的后期大脑开始疲劳,思维也没有先前那样深刻、清晰了。 最后祝愿所有的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c788c8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