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类型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能够辅助教师完成一定教学任务或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资源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它采用超媒体的数据结构。即由许多页组成,每一页包含着若干对象(如文本、图像、声音等),这些对象被链接到其他的对象或页。其中作为链接起点的对象称为链接源(或简称为链接),作为链接终点的对象成为链接目标。 根据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与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多媒体课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助教型 助教型的多媒体课件是为了解决某一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而开发的,知识点可以不连续,主要用于课堂演示教学,所以,也称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助教型多媒体课件注重对学习者的启发、提示,或帮助学习者理解,或促进学习者记忆,或引发学习者兴趣,有利于学习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助教型多媒体课件一般是由教师自行编制,常见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工具软件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也称电子教案;另外一种是在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Authorware中集成的教学软件。无论哪一种,均是在直线式演示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能够实现跳转和链接功能,在合成了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元素的同时,体现了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助教型多媒体课件适于各学科演示终点内容、难点内容、数据图表、动态现象、模拟示意等,可用来配合课堂的讲授、讨论、练习和示范。 2、助学型 助学型多媒体课件式通过体现在界面上的交互式设计,让学习者进行人机交互操作,可以让学习者自主地进行学习,所以,也称自主学习型多媒体课件。 助学型多媒体课件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反映一定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提供相应的形成性练习供学习者进行学习评价。助学型课件的结构与助教型课件有所不同,课件结构的主要关系不是顺序的线性,而是以非线性网状结构为基础,学习者通过选择链接来选择信息。 在设计功能较全、需要组织和利用大量信息或对学习者实现有效监控德助学型多媒体课件时,要用数据库来支持课件的运行。在小型课件中,也应该按照数据库的规范组织信息。由于超媒体结构容易使学习者在信息浏览中迷失方向,偏离学习目标,还需要用多种导航方法相互配合,构成课件的导航系统。 3、训练与练习型 训练与练习型多媒体课件通过试题的形式用于训练、强化学习者某方面的知识或能力。课件中显示的教学信息主要由数据库来提供。这种类型的课件在设计时要保证具有一定比例的知识点覆盖率,以便全面地训练和考核学习者的能力水平。 训练与练习型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提供与所学到的例子相似的练习项目,通常是一次一个项目,对每个项目给予反馈,反馈的内容取决于学生的输入,反馈的形式包括简单的对或错判定、提示继续尝试、动画演示、语言解释等。有的课件是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直接进入到下一个练习项目。 训练与练习型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学生可以逐个回答屏幕上的一系列问题。功能较强的课件能够在学生回答某一层次的问题后,把学生引向更高层次的问题;或是在学生回答有一定错误时,使之回到低一层次的问题。 4、实验型 实验型多媒体课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提供可更改参数的指示项,供学习者进行模拟实验或操作使用。学习者使用实验型多媒体课件,当输入不同的参数时,能随时真实地模拟对象地状态和特征,例如模拟各种仪器地使用、多种技能地训练等。实验型多媒体课件强调学习所模拟的特定系统,而不是学习普遍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策略。 模拟是多媒体技术再现真实的或想像的系统,用于教授系统如何运作。根据模拟的教学目的和所模拟的内容,模拟型课件可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物理模拟和过程模拟。物理模拟是在屏幕上呈现物体或现象,主要用于事实、概念等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例如让学生连接电路,观看电路的通断现象。过程模拟是加快或减慢通常不便于观察真实过程,或是把抽象的事务变化发展过程可视化,可以让学生多次运行模拟步骤,每次运行开始时选择变量值,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解释结果。另一类是程序模拟和情景模拟。程序模拟的目的是教授达到某个目的的活动的顺序,其中包含有实际事务(物体)的模拟。程序模拟主要用于智慧技能、认识策略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例如计算机操作模拟可以让学生在模拟中模仿运行计算机操作的真实过程。情景模拟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活动方案,主要用于培养学习者在不同情景中的行为和态度,而不是以知识和技能为目标,例如给学生提供假设的情景,学生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等。 实验型多媒体课件各种模拟的共同点是能让学生生动地看到和体验到选择一定的行为将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5、资料、积件型 资料、积件型多媒体课件包括各种电子书、词典和积件式课件,一般仅提供某种教学功能和某类教学资料,并不反应完整的教学过程。这种类型的课件可供学习者和教师进行资料查阅,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其中的资料进行编辑和集成,形成新的更加适用的多媒体课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507fedb8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