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恼》与契诃夫

时间:2023-03-26 17:38: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苦恼》与契诃夫



契诃夫(1859-1904),俄国的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少年契诃夫一边上学一边在父亲的杂货店里帮忙,接触了大量下层社会的“小人物”,他了解他们的痛苦,也深知他们性格上的弱点,这为他以后的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上大学期间他开始发表作品,1888年,他因短篇小说集《黄昏》获“普希金文学奖”而一举成名。此后,契诃夫的创作精力逐渐转到戏剧方面,剧作《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都得以在俄罗斯最著名的剧院上演,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00年,他与列夫·托尔斯泰、盲人作家柯罗连科一起当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令人深感痛惜的是,4年后,正处于创作高峰期的契诃夫与世长辞,享年仅45岁。他的作品却与世长存,它的丰富的内涵至今还吸引着人们一再地打开它,阅读它。因契诃夫所讽刺的事物是跨国界的,所以亦深为中国读者所喜爱,他的短篇小说如《套中人》《万卡》《牡蛎》《变色龙》和《哀伤》等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反庸俗、反保守、反愚昧是契诃夫小说的三大主题。契诃夫尤为痛恨的是庸俗,他认为“庸俗习气是巨大的祸害”“莫斯科的生活,目前在我看来是非常沉闷和庸俗的。我简直到了要咬人的地步。”当然,他没有真的咬人,而是用他的笔,像马蜂一样,把那些庸俗的人狠狠地叮了一口。《套中人》《一个官吏之死》(或译为《一个小公务员的死》)《胖子和瘦子》以及《变色龙》中的人物既俗不可耐,又是极其保守的。契诃夫用高度概括的笔法,创作了一个个典型人物。“套中人”和“变色龙”已成为人们的口头语,前者是胆小怕事、不满于新生事物人物的代称;后者则是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者的别称。他们实际上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契诃夫用放大镜把他放大了,使我们发现他们可笑之处。他善于用一种夸张的讽刺笔调,用对比的手法,让他们用自相矛盾的行为和话语自己揭示自己的庸俗与愚昧:“变色龙”对狗的态度随着它的“身份”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瘦子”的态度也由于“胖子”的身份由昔日的老同学变成高等文官而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平庸的人正是在庸俗的生活中才觉得如鱼得水,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的好笑,所以才是那


样起劲地表演着。在契诃夫的小说中也有一些十分清醒的人,如《文学教师》中的尼基京、《带狗的女人》中的古罗夫、《三年》中的柯斯佳等等,在他们看来,庸俗的空气是粘稠的,它使人不能舒畅地呼吸,不能动弹,他们和契诃夫一样,宣称再也不能庸俗地活着:“我得从这儿逃掉,我今天就得逃,要不然我就要发疯了!

契诃夫讽刺小说绝不是仅仅为了让人发笑,他更能挖掘这些造成可笑之人的社会原因。他们与愚昧的社会习俗和专制制度是合为一体的,前者是后者的自觉维护者,后者又培养、孵化了前者身上的奴性。“套中人”的套子不但是指衣服和雨伞,更是指成文的法令和种种不成文的规矩;在《一个官吏之死》中的小官吏看来,他的唾液喷到了上司身上,上司应该大发雷霆才是,否则就是不合常理;在《胖子和瘦子》中的瘦子看来,等级显然比人情更重要,即使是昔日同学,但现在既然已是自己的上级,应该毕恭毕敬才是。——这些不正是社会上流行的看法?同时,这些观念又借助于他们得以像病菌一样四处传染,“瘦子”的奴性首先通过他的言传身教传染到他的儿子身上,在小说的结尾,他对“大人”献媚、鞠躬,儿子则“并拢脚跟立正,把制帽掉到了地上了”——他将会变成小“瘦子”,成为新的“套中人”,所以,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另外还有多少这种套中人活着,将来也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呢”

契诃夫小说还有另一付笔调:用极其冷峻的笔调描写人物刻骨铭心的忧伤,这类小说有《哀伤》《苦恼》和《万卡》等等。契诃夫怀着伟大同情心,关注小人物的艰难的生和无声无息的死,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可怕的冷漠。在《苦恼》中,年老的约纳驾着马车在风雪中的彼得堡拉客,他刚刚死了相依为命的儿子,急于找人倾诉自己的悲伤。

但是,客人不是因急于赶路而不加理睬,就是因为他不留心拉车而叱骂他。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赶路显然比车夫死了儿子更为重要,况且,拉车的老头与自己有什么相干?“凭什么”要同情他?正是这种“凭什么”的心理使人们相互隔膜起来,失去了最起码的同情心。在小说的结尾,老约纳无奈地抱着拉车的瘦马倾诉了好一阵子:“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不但陌生人之间是相互隔膜的,甚至亲人之间也缺少交流。

短篇小说《苦恼》可以说是《哀伤》的姊妹篇,故事也发生在风雪交加的深夜,一个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82d9dc7f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