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 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识阿长—— 教学要点: 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 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温故而知新 二、谈谈你眼中的阿长: 1.你知道她的哪些事情? ①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长妈妈地位低下。)21世纪教育网 阿长之所以有这个名 字,只是因为她的前任叫这个名字,而大家又叫惯了,并非是她真的叫这个名字。久而久之,她的真名倒无人记得了。作者这样写,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 人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此外,以写名字的由来开头,还能起到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人下文的作用。 ②长妈妈睡觉时总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长妈妈睡相不好)(——长妈妈是一个粗人。) ③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 (——长妈喜欢饶舌多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长妈妈“逼”着我吃福桔(——长妈妈有着太多的繁文缛节。) 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石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些自己吃福 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⑤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长妈妈是无知而又淳朴的。) ⑥长妈妈给我买来《 山海经》(——长妈妈是一个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的好人。) 2.你觉得哪件事情最能体现你眼中阿长的特点? &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 详写了 三件事。①阿长让“我”过元旦时吃福橘的做法,令“我”感到“古怪”;21世纪教育网 ②讲阿长的故事时说到她的作用,令“我”惊异“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1 ③阿长买《山海经》,更使“我”相信“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阿长以其“深不可测”的 神秘影响了“我”,激发了“我 ”强烈的好奇心。同样,“我” 渴望读《山海经》也是因为书的内容不同一般,有“人面的兽, 九头的蛇,三脚的鸟„„ ”其神秘怪异的内容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阿长、《山海经》以及“我”印象深刻的三件事都是统一在表现儿童对未知、神秘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一中心之内的。 &文中略写的部分可否删去?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 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 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3.你觉得阿长是个怎样的人?请用“我眼中的阿长 ”来回答。 第二课时 读懂阿长——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 教学过 程: 一、导入: 二、透视鲁迅眼中的阿长: 1.你觉得在鲁迅眼中,阿长是个怎 样的人? ①以阿长的身份复叙买《山海经》这个部分。(可适当增加想象) ②&.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表现我对《山海经》的渴望? &.为何阿长来问时,“我”却觉得“说了也无益”?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文章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不多,用的是一种叙述语言。为什么不详写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呢?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将她买《山海经》的过程补充出来。 (不写阿长是怎样买到《 山海经》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她跑了多少路,费了多少心,在想象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 2.标出表明“我”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语句。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散文的“神不散”说的是 :主题集中。写散文时要放得开,但是要受到中心思想的制约,所以还得收得拢。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全篇的层次结构和理解全篇思想内容。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作者欲扬先抑,写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哦”也是‘不耐烦的” →是因为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第三课时 寻找“阿长”—— 教学要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回想鲁迅眼中的阿长: 2 1. 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2.文章所采用的手法: ①散文的特色 ②文章使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欲扬先抑)21世纪教育网 ③还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议论、) 三、寻找身边的“阿长”:你觉得阿长像身边的谁?是年迈不识字的老祖母,爱唠叨的母亲,还是爱管闲事的阿姨„„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她们的方式是当时的你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但是,有一天,你读懂了她们。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随笔。 板书设计: 阿长的由来 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 “大”字睡相 不拘小节 过年吃橘 淳朴善良 长毛故事 无知愚昧 抒发对阿长的怀念之情 3 地位低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af5c9a51e79b89680226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