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教师需要修炼一颗平常心 教学随笔教师需要修炼一颗平常心 周国平先生说:“人生最好的境地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富有禅意的一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要拥有一颗宁静、淡泊的平常心。 我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尤其需要拥有并保持一颗平常心。 时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厌倦学习?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一脸疲乏?为什么我们教师面对学生时总是一张恨铁不成钢的脸?为什么师生很简单成为敌对的双方?为什么我们在心境上会反复徘徊于急躁、得意、迷茫、焦虑、失望之间? 这是因为:我们需要提高教学成绩,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我们需要提高考核成绩,得到领导的认可……而这一切皆与教育工作被量化有关。于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之魔在我们头脑中作祟。 我们很多时候感觉到精神疲乏,根源恰恰在于我们失去了纯粹的教育教学理想,还掺杂了对名与利的追逐。失去了平常心,患得患失,摇摆不稳,如何不累? 疲乏了自己的精神,扼杀了学生的灵魂,代价何其惨痛! 放下急功近利的急躁心态,顺应自然之道,以学生开展为己任,用心做事,用爱育人。 拥有了平常心,你会觉得:每个孩子都如此期待你的来临;每个孩子都是阳光年少,眼里都流露出求知的渴望。 拥有了平常心,你会发觉:即使孩子间或犯一次错误,搞一搞小动作,也绝不是不可饶恕、无药可救的。我们不能说:“看见你现在这个样子,就了解你将来是个什么德行。〞其实,学生的未来并不仅仅决定于在课堂上的表现。 拥有了平常心,你会同情那个坐在角落里的学生。他是那么楚楚可怜,小心地打量着周遭的同学和讲台上的老师。看见他,你心头就会涌起想援助他的冲动。孔子说过:“有教无类。〞仅仅因为他不被列入考核范围,就可以弃他于不顾吗?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我们怎能熟视无睹?如果他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还那么心安理得吗? 拥有了平常心,你不再认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是扰乱课堂,你会觉得他们的想象力是何等丰富。很多时候,他们的问题和答案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的。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也很无知。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学生的资讯如此丰富,我们不能一味地“吃老本〞了。我们必须及时“充电〞,不然就落伍了。 拥有了平常心,我们不再刻板地只为提高成绩而教学。课堂上,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习,相互探讨,教学相长;课下,我们一起谈心,一起做游戏,增进感情。我们的教学生活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机与挑战,充满了阳光与浪漫,充满了温情与甜蜜。 拥有了平常心,我们会发觉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除了传授知识,我们还应该弯下身来,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脆弱而敏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的心灵之树健壮成长,让他们的心灵之花绚烂放开。当学生不再高高地仰视你,而是喜欢和你诉说心曲时,你将是一个多么幸福的老师啊! 这是因为,平常心让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对教学的爱、对生活的爱、对未来的爱。 拥有了平常心,我们就能坦然地与同事、领导相处,不必诚惶诚恐,不必考虑某句话是否有碍利益,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平常心是杜甫“一览众山小〞的豁达,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满意。拥有一颗平常心,你就会成为一个愉快的教师,成为一个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这样,你的学生会是愉快、幸福的;你平凡的生活会像一首流畅的轻音乐,从起调到结束都是那么自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6f8ccc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