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在和一些文人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在和一些文人举行的“修契”宴会上,为他们诗写的序文手稿。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劲飘逸。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誉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成为书法家们心摹手追的经典范本。 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就把它作为传家至宝留给子孙。后来落入唐太宗手中,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附: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中国书法史上有一座座高峰,王羲之就是其中之一。他一人独揽了书圣和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美誉。 《兰亭序》是王羲之会稽内史任上一次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为雅集的诗集所作的序。《兰亭序》文与书俱佳,相得益彰,散淡洒脱,逸兴勃发,一片神机,堪称双璧,是内容与形式完美和谐的典范。据传说,王羲之非常得意《兰亭序》,却遗憾其中的几处涂抹痕迹,以后又重写十余遍,却均不及原作,只好作罢。《兰亭序》的文本是一篇难得的美文,字里行间流溢着作者潇洒俊逸的晋人风度,读来清朗上口,使人不觉沉醉于散文美妙的意境之中。《兰亭序》被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入《古文观止》,成为文章的典范。 《兰亭序》书法称绝于世,秀逸清朗,洒脱到了极至,一点一画尽现晋人风神。通篇笔墨清爽伶俐,雍容典雅;体态闲雅超逸;章法尤为绝伦,字与字之间点划毫无牵连,却又欹侧多姿,顾盼生情,一气呵成之痛快淋漓尽现其间,妙不可言,不由使人联想到一句话:“是真名士自风流。”明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中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从其点画之间欣赏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激情,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之间,放浪形骸之外的情怀,以及对人生“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喟叹。一派静穆中和之美,却极尽变化,内中二十个“之”字,各具面目,风神各异,充分体现了作者高深的书法艺术造诣。正如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题跋》中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耳。”《兰亭序》不愧为书法史上永恒的经典。 王羲之出身于晋世家,祖上为仕途中人,王羲之23岁入仕途,任秘书郎,开始官宦生涯。而立之年又应征西将军庾亮之邀,入其幕府任参军,累迁长史。但他对于仕途却不是很积极,有些力不从心,对于政治上的斗争漩涡,极力避之。庾亮临终前,向朝廷举荐羲之,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华,预召其为侍中、吏部尚书。王羲之却坚辞不就。为官的王羲之,系念国家的安危社稷,他多次与书扬州刺史殷浩,劝其不要北伐,“国家安危在于内外和”。他关心百姓疾苦,东土饥荒,他“开仓赈贷”,“除其烦荷,省其赋役”。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减免赋役。可见儒家中庸思想深入其骨髓,《兰亭序》书法中和静穆之美就正是这种中庸思想的体现。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连年不断,人的性命常常受到威胁,儒、道、释成为读书之人求得内心安宁的精神良药,他们“向往自然,向往离尘绝俗,向往玄远虚淡”(《中国美学思想史》.敏泽著)。自然美、人的精神的自由美成了魏晋名士的审美追求。作为名士,生活中羲之就显得自然、本真的多。他散淡高蹈,亲近自然,倾心山水之胜境所带来的精神享受。据晋史记载,他初到浙江,就有终老此地的想法。会稽山水胜地,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曾赞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陇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上卷言语第二)此地正是羲之醉心的地方,名士多居此地,东晋名士谢安未出仕前也曾居于此。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文义冠世的名士都筑室会稽。他们与羲之趣味相投,常寄情山水,游目骋怀,弋钓为娱,一咏一觞,畅叙幽情。《兰亭序》正是他追求自然美,徜徉其间所带来的潇洒闲适的心境写照。但战争频仍,纷争不断,使沉浸自然的王羲之不得不感叹人生无常。喜好服食药石,求长生不老,便成为他的又一追求,只可惜寿数却只有五十有九。羲之性喜爱鹅,其爱之深切也为后人称道。 晋书记载王羲之少时不善言辞,人未奇之。他七岁开始学习书法,师从东晋书法世家出身的女书家卫夫人,后又师从书画兼擅的伯父王廙学习。及长,王羲之以书法著称于时,论者评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说心语》容止篇以此形容羲之的仪表风度,虽后人对此有异议,但生活于魏晋时期的名士王羲之,此般风貌正是其风神写照。 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书法史上并称“二王”。“二王”百年之后的七八十年间(晋末至南朝之宋齐间)小王的书法为时人所重,大王的书法受到冷遇。南朝梁武帝,开褒扬大王书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f91bc4bb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