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与祁连山:西北的绿色表情 作者:暂无 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6年第8期 ◎萧野 西北漫漫黄沙之中,塔里木河流域和祁连山上一片片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格外引人瞩目。这里在古代是中原文明挺进西域的踏脚石;到了现代,又成了支撑起西北工农业和人们生活的基石。这里有胡杨林、水源涵养林、河源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引得双峰驼、雪豹、盘羊等重要物种在此惬意栖息,给西北这片干旱的土地增添了生动鲜活的表情。 塔里木河:滋养胡杨林绿色走廊 “塔里木河呀啊,故乡的河,多少回你在梦中流过。无论我在什么地方,都要向你倾诉心中的歌。”新疆维吾尔族歌唱家克里木经久不衰的歌曲——《塔里木河故乡的河》,唱出了新疆人对塔里木河的眷恋。塔里木河是由雪山融水汇流而成的,从天山的阿克苏河走来,与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和田河和叶尔羌河交汇,又一头扎入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与沙漠共生,自由地伸展,拂过燥热的土地,向东奔流2000多公里,最终流入台特玛湖。 塔里木河所在区域属温带荒漠气候,蒸发强烈、降雨稀少,年均降水量仅20 ~ 80毫米,蒸发量高达2500 ~ 3000毫米。这里自然灾害较多,有风沙、干旱、干热风、霜冻、低温、冰雹等;土壤有盐化草甸土、胡杨林土、盐土、风沙土和沼泽土等类型。 塔里木河有人简称为塔河,是我国境内最大的内陆河,影响面积约102万平方公里。它的水量随季节变化,很不稳定。夏季酷热,高山上大量冰雪融化,使塔河流量急剧增长,咆哮的河水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塔河的作用下,中游地区形成了南北宽达近千米的冲积平原。而后水流变得像一潭湖水那样舒缓,河道曲折,形成众多曲流及湖泊。冬天由于降水减少,河流结冰,部分支流或河段甚至出现断流。 塔河维护着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保障当地人的生活生产,被誉为“母亲河”。塔里木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囊括了新疆巴音郭楞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下属的1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达43245平方公里。 当塔河流经广袤无垠的沙漠,出现蜿蜒的河床时,胡杨、柽柳、黑果枸杞、疏叶骆驼刺、大叶白麻、麻黄、假木贼、铃铛刺等野生植物便开始在沙漠中成片生长,塔里木马鹿、双峰驼、鹅喉羚、塔里木兔等野生动物也纷纷来安营扎寨。河流孕育出片片绿洲,包含灌丛、草甸、荒漠、隐域性森林等植被类型。塔河滋养出的答热依湖、帕蔓湖、阿克恰恰湖等湖泊,让塔里木盆地的土地不再荒芜,成为新疆重要的棉粮蚕桑和瓜果生产基地,人称“塞外粮仓”。 塔河宝贵的河水及其所维系的胡杨林,决定着沙漠的进退和绿洲的存亡,也决定着新疆广大地区的生存条件。但近年来,由于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的上游大规模开荒造田、筑坝蓄水、引水灌溉,导致塔河的来水量锐减,地下水得不到补给,下游断流,植被衰退,土地沙漠化加剧,以胡杨林为主的绿色走廊告急。 目前,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实行用水限额、退耕还林等治理措施,已经陆续展开,人们期待塔里木河重焕光辉,在波光粼粼的河水旁,金色的胡杨与绿色的灌木交相呼应。 祁连山:沙漠绿岛幕后英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关山月》,描绘了辽阔的边塞图景,其中“天山”即指祁连山。祁连山脉是中国境内的主要山脉之一,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青海、甘肃两省的天然分界线,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山岭和谷地组成,呈西北至东南走向。 总面积100463平方公里的祁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覆盖了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的18个县级行政区。这里既有“千里冰封,万壑雪积”的北国风光,又有“田畴沃野,河渠植茂”的南国水色;既是“林海涵水,草原牧畜”的沃土佳地,又是“农耕植茂,盛产粮油”的鱼米之乡。有人称祁连山对丝绸之路、对河西走廊而言是“幕后英雄”。 “马上望祁连,高耸插入天”是祁连山高海拔的写照,山脉海拔约3000 ~ 5000米。祁连山北面、西面、南面被沙漠包围,但它却是伸向沙漠中的一座“湿岛”。 祁连山东部由于太平洋东南季风能吹到这里,所以降雨丰富,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季风继续向西吹送,力量越来越弱,水汽越来越少,因此中段降雨减弱,森林稀少,草原发育,到处可见。祁连山西部有几列大山,季风已成强弩之末,降雨稀少,呈现荒漠景象,不过,在此会看到奇异的景观:在一片光秃秃的大山半山腰上分布着四季常青的祁连圆柏森林带,如墨玉般深绿。这是因为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祁连山区的1/3,它们截住高空的气流和云团,发育了众多的雪山和冰川,冰川融水成河,可滋养森林。 巍巍的冰川雪山、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无垠的沼泽湿地等生态系统,使祁连山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绿岛”。干性灌丛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湿性灌丛林等森林植被,及荒漠草原、干草原、山地森林草原、高山草甸草原等草原类型,奠定了祁连山物种多样性的环境基础,它被誉为“生物物种基因库”。 祁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包含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调蓄山区降水、冰川和积雪融水,其中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灌溉了河西走廊的良田,提供牲畜的饮用水和企业的生产用水,是近500万人口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保护区还减缓了库姆塔格、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三大沙漠的汇合与前移,形成遏制华北风沙灾害的天然屏障。区内分布着1311种高等植物、1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昆虫1609种。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位于祁连山脉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保存着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青杄和祁连圆柏等物种资源,是生态学、地质地理等学科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自然保护区。戈壁、丘陵、盐沼、山地、低地盐生草甸等多样的生境,孕育着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2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包罗了冰川冻土、高原寒漠、高山草原、河流湿地等自然景观。老虎沟12号冰川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六大冰川之一。 这里生活着1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2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还是我国西部候鸟南北迁徙歇息的必经通道。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5.44%,98%为天然林,改善了大通、西宁乃至青海东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对防止黄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保持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意义非凡。保护区已知有冰沼草、山莨菪和冬虫夏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2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祁连山的雪山冰川、高山草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近年来,山区经济资源开发速度和强度显著提升,主要表现为水电资源开发、矿产勘探开采、过度旅游、道路建设等,侵占了保护区的土地和生物资源,森林草原火灾隐患增加,自然生态系统被切割成不连片“孤岛”,脆弱性加剧。此外,坡地开垦和草地超载放牧,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加重。优先保护祁连山区的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8076f297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