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语】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发布的2018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点:班级管理,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文档大全网!
第三章班级管理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高频考点提要
1.班集体的发展阶段;2.班集体的基本特征;3.班级管理的内容;4.班级管理的模式;5.班级管理的原则;6.班级管理的方法;7.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8.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高频考点速记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在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其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page]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班集体从其初步形成到巩固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个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
1.组建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初进学校,全体学生尽管在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班集体的目的任务都来自教师个体自身要求。
2.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也尚未形成。
3.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需外在监督,已能自我管理和教育。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大家勤奋学习,各项活动表现良好。
4.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二)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一个成熟的班集体,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班级领导集体包括班委会、小组长和各学科代表,以及班级团队组织等。团结有力的班干部是组织实施班级活动的重要保证力量。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健全的集体还受到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并把取得集体成员认同的、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作为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班集体的形成虽然强调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集体的规章制度,但并非以压制学生的个性为代价。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审美情趣,必然也有不同的人生目标与理想追求。
[page]三、班级管理概述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对象是学生,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级组织的建设
班级组织建设主要包括班级组织机构的建立和班级组织规范体系的建立。其中班级组织机构分为班委会制度、值周班长制、建立各种类型的小组、班级学生会议制度;班级组织规范体系的建立包括班级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集体舆论和班风。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
2.班级日常管理
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包括思想管理、纪律管理、学习常规管理等内容。思想管理是指对学生的基本思想进行引导、教育和规范。纪律管理是班级常规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学习常规管理包括学习态度的管理及教育和学习活动的常规管理。
3.班级活动的管理
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发展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班级的教育管理是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的,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4.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
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主要是指班主任对影响班级发展的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力量、家庭教育力量以及社会教育力量。
四、班级管理的模式
(一)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二)平行管理
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平行管理的提出者为马卡连柯。他认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影响学生所在的这个班级,然后通过学生集体与教师一起去影响每个学生。
(三)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每一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
(四)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page]五、班级管理的原则
班级管理原则是班级管理者组织全班学生,参与学习、劳动、文体、社交等多项教育与管理活动,有效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这是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组织班级活动、处理班级事务的基本要求。
(一)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就是指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这是班级工作受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的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及其特点所决定的。
(二)全面管理原则
学生管理与一般管理活动相比有其独特性,它要实现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学生管理必须面向全体,从整体着眼。
(三)自主参与原则
自主参与原则是指班级成员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自主意识较强,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一旦他们真正参与管理,班级管理效率将成倍提高,班级的发展将获得强大的原动力。
(四)教管结合原则
教管结合原则是指把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地统一起来。具体地说,就是班级管理者对学生既要坚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又要凭借必要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实行严格的教育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五)全员激励原则
全员激励原则,是指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目标和班级总目标。
(六)平行管理原则
所谓平行管理原则,是指管理者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影响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坚持平行管理原则应遵循如下要求:第一,要组织、建立好的班集体。第二,要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第三,要加强个别教育。
六、班级管理的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了解班级学生和班级整体情况,把握班级特点,解决班级教育管理问题的方法。
(二)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和班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学校任务和班级实际情况,共同规划班级或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一定的层次,逐级落实,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使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
(三)情境感染法
情境感染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利用或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境育情,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的方法。
(四)规范制约法
规范制约法是用规范、制度等约束学生行为,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五)舆论影响法
舆论影响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通过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形成积极的、浓厚的班级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从而对身处其中的每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法。健康的班级舆论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六)心理疏导法
心理疏导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对学生给予辅导、疏导或进行沟通,解开学生心理症结,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方法。
心理疏导法的常用方式有心理换位法、宣泄疏导法和认知疏导法三种。
(七)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指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等实践活动中,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的行为改变技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矫正,使其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七、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
(一)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1.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班级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要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流执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并学会与人合作。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即把班级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八、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班级突发事件是班级中突然发生的、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也称偶发事件。
(一)小学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
1.成员间的分歧
2.打架斗殴
3.顶撞
4.恶作剧
(二)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班主任要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对方方面面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尽量做到公正、公平,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2.客观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势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 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因为自己的主观随意导致处理问题不公,不能偏心,不能以老眼光看人,以势压人.那样只会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巾的威信,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其越错越远。
3.有效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讲究效果。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方法和措施的效果如何,要用“育人”的态度去看事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无论什么事都应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消极不利的一面,同时又看到有利的、积极的一面。
4.可接受原则
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人,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积极加以改正。
5.冷处理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那么处理事件就会顺利得多。对于有些突发事件,教师不应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一段,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去处理。但是“冷处理”不是不处理,也不是拖到不能再拖时再处理,而是先进行正常的活动,等活动结束后再处理。
(三)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基础。
2.机智果断应对
要尽可能地平息事端,使当事人冷静,为思考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拖延时间。还可采取“转移话题,暂避锋芒”“冷处理”等方法。
3.公平民主处理
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教师应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秉公办事,要有民主意识,不偏袒班干部和优生,也不以老眼光看人,贬低“差生”。
4.善于总结引导
把处理一桩突发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级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学生自尊心。
2018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点:班级管理.doc正在阅读:
2018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2018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点:班级管理07-16
妇女节的一天:有关妇女节的300字作文:妇女节的设想10-27
个人的年终述职报告怎么写06-10
品书作文700字06-20
留学西班牙省钱的方法11-30
受欢迎的宝宝英文名带解析【六篇】12-05
2岁儿童简短的益智故事03-03
游吴承恩故居作文800字01-25
清晨健康问候语及关心短信,清晨问候语短信01-19
销售2022下半年工作计划怎么写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