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三,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副标题: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时间:2022-05-17 03:3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 导语】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文档大全网高三频道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助你金榜题名!

1.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2.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1)师

  a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c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d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XX的著作)

  (3)道

  a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c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a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c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王无罪岁(“无”通“毋”,不要)

  2、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二、古今异义

  1、河内凶(凶,古义: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河:黄河)

  2、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古义:更;今义:增加)

  3、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4、数罟不入洿池(数,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

  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6、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

  7、然而不王者(然而,古义:这样做了,却……;今义:表转折)

  8、寡人之于国也(徐徐语文坊)(寡人,古义: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今义:孤家寡人)

  9、请以战喻古义(古义,请允许我;今义:请你)

  1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义(则,古义:那么;今义:这)

  三、固定短语和句式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徐徐语文坊)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四、重点句子翻译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士兵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士兵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填然:拟声词,咚咚地。鼓:名作动,敲着战鼓。之:凑音节的助词。走,逃跑。或:有的。而后:然后。)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不行,(那些人)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直……耳……:只是……罢了……。是:这。是亦走也:判断句。)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译: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可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胜:完。养生:供养活着的人。(徐徐语文坊)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憾:遗憾,不满。)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七十岁的人穿绸食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做到)这样却还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的君王,还不曾有过。(谨:形作动,认真从事。庠序: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申:反复陈述。孝:尊敬父母。悌:敬爱兄长。颁:通“斑”。(徐徐语文坊)然而:这样却。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只要)大王不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第一个“食”:吃,第二个“食”:食物。检:制止,约束。涂:通“途”。饿殍:饿死的人。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岁:年成。是何异于……:这和……相比,有什么不同。罪:归咎,归罪。斯:则,那么。)

4.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1)判断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是寡人之过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被动词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吾属今为之虏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省略句

  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亦以(之)明死生之大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大王见臣(于)列观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拔剑撞(之)而破之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

  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4)特殊句式。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句)

  将崇极天之峻(定语后置句)

  设九宾于廷(状语后置句)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

5.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③名词用作动词: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gVC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