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手抄报初中生-初中生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日记300字大全

副标题:初中生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日记300字大全

时间:2022-04-24 02:4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日记# 导语】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啦。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初中生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日记300字

  今天下午,我们参观了一堂奇妙的”天宫课堂”。与平常的课堂不同,这次我们的老师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神州十三号空间站中天地互联,实时互动。我们的老师是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老师。三位老师在遥远的空空间站中互相配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太空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太空”冰雪”实验。航天员将碱性的小苏打和酸性的白醋在太空中混合后,形成的不是我们想象的混合液体,而是太空液体球,这个表面上看上去的“冰球”其实是内部酸碱化合作用后产生巨大热量的“热球”。真是神奇!

  第二个实验是液桥演示实验。航天员在两块液桥板表面挤上了水珠,在水珠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珠互相融合拉伸形成一座由水做成的液桥。如何形成更长的液桥,是一个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

  第三个实验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知道在地球上,由于油密度小,水密度大,油水混合后,无论如何摇晃都能很轻松地进行油水自然分离;而在太空中,水和油是不能自然分离,而只有把容器甩起来即利用离心机的原理,水和油才能轻松分离。

  第四个实验是太空抛物实验。航天员将冰墩墩向前抛去,不会向我们想象的朝地下下落而是朝着抛的方向继续匀速直线飘移,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原理在太空中的应用。

  天宫课堂第二课带给我很多神奇的体验,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的同时,激发了我们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2.初中生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日记300字

  继去年12月9日第一次天宫授课后,今天的第二次天宫授课也拉开了序幕。

  本次授课分为陆地课堂和天宫课堂两个部分。

  首先,陆地课堂的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中国载人技术的发展。中国在1992年时提出了载人技术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上得去,回得来。第二步:出得去,对得上。第三步: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严格执行该战略后,中国的航天载人事业持续发展,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

  随后,两位老师为我们做了三个关于失重,万有引力以及向心力的实验。比如说:将一杯装有一半水的杯子放在系有细绳的玻璃板上并作圆周运动,水却不会洒出来,这是由于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来维持轨道,而万有引力恰好提供了这一向心力,所以水才不会洒出来,在太空中绕地球旋转的太空站其实也是同理。

  接下来,画面切到了在太空中的天宫课堂。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老师为我们带来课程。三位宇航员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在空间站中才会出现的有趣科学现象以及空间站内一些设施的作用。通过这些实验告诉了我们一些太空与地面上的不同之处,传授给我们知识与经验。

  同时,在这次课程中我了解到,宇航员在太空中是需要做各种实验的。包括医学,物理学,材料学,心理学和生命科学等多门学科,平日工作繁忙,还有每日检查太空舱设备等任务,十分辛苦。

  正如王永志老师所说:“如同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我们就是要以比别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来追赶”。希望中国的航天事业能继续精进,成为探索浩瀚宇宙的引领者。

3.初中生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日记300字

  今天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天宫课堂,从中我获取了许多知识。我知道了1992年,我国确立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上的去,回的来”,第二部“出的去,对的上”第三步“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中国能取得如此,宏伟的航天成就离不开几代航天员的艰苦奋斗。

  接下来,主持人老师为我们讲了几个重要的知识点,首先,失重,的重力并没有消失,接着老师,通过一个小实验解释了完全失重现象。接下来,老师又告诉我们地球引力提供了空间圆圈运动的向心力。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航空站的几位老师亲自为我们介绍了几个实验。首先是太空“冰雪”实验,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液体球,结晶和颗粒打破液体稳定状态,迅速结晶,而液体球结晶外观像“冰球”实为“热球”。第二个实验是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第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在空间站水和油并没有自然分层。迅速旋转小瓶时,水油在离心作用下实现分层。接下来是天地互动环节。让我印象最深的问题就是第一位网友提出的在空间站里流眼泪是怎样的?回答是在,空间站内无法自然流泪,而是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或者在眼角停留。

  此次活动对我的感受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利于国家的人。

4.初中生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日记300字

  今天我观看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翟志刚老师、王亚平老师和叶光富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科学的神奇

  让我最震撼的实验是太空“冰雪”实验,王亚平老师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制作了一颗“冰球”。其实它的原理是只有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才会出现结晶沉淀。如果溶液未达到饱和状态,它会继续溶解,不会结晶。地面上受重力影响,液体从杯子底部开始往上结晶。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像漫天飞雪一样,液体的四面八方都结晶。在杯子边缘和空中等,每个方位,每个有水的地方,都有出现结晶的现象。而且,这种结晶会比地面上的更为舒展。堆积起来的晶体会像雪花一样落下来,浪漫壮观。所有这个液体球长得像冰球,其实是热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我们应该探索未知的领域,让科学与我们共同成长 。

5.初中生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日记300字

  登陆太空,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梦,我们实现了。“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重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还有航天专家科普火箭运行原理。太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上。每一次跨越都经历了航天人无数次的计算和检测,以确保万无一失,中国航天技术师借鉴前人的技术,而且自主创新,中国的太空站将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航天现有八大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监控通讯系统,着落机系统,空间实验系统以神七号,公一号为起点的中国空间站建设,中国的科技研究带来了更大的舞台。今天,航天员在太空授课,听着他的讲解,我感到有多少科学知识是我们不知道的?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液体球,液体球结晶外观像“冰球”实为热球;液桥实验是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在空间站,水和油并没有自然分层…… 探索、揭露太空的奥秘,人类一定会在此方面更进一步。

初中生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日记300字大全.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gt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