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写信的格式:小学三年级语文《给自己写信的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副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给自己写信的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7-10 22:24: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 导语】《给自己写信的人》是鄂教版第六册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讲的是德国医学家欧立希为了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中,不至于忘了给父亲庆祝生日,就在父亲的生日前夕,给自己写了一封信来提醒自己。 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给自己写信的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给自己写信的人》原文

  世界上有给自己写信的人吗?有德国的医生欧立希就曾经给自己写过信。

  1907年,欧立希给自己写了好几封信。其中一封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欧立希:

  7月8日是你父亲的生日,可别忘了给他送去一个大蛋糕,祝贺寿辰。

  欧立希

  7月4日

  欧立希为什么要给自己写这封信呢?原来,重视生日是德国人的风俗。谁过生日,亲友如果不去祝贺,是很不礼貌的。父亲很爱欧立希,欧立希也很爱父亲。父亲的生日,一定不能忘记。可是,欧立希太忙了,当时,他正和助手们不分昼夜地进行试验。他们要研制一种新药,用来治疗正在非洲流行的疫病。欧立希和助手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里工作,疲倦了就用书本当枕头,在长椅上躺一会儿。正因为这样,他常常把亲人的生日忘了。他给自己写这封信,为的是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中,不至于忘了给父亲庆贺生日。

  那时候邮电事业还不够发达,即使是本地的信,也要好几天才能收到。正好7月8日那一天,欧立希收到了自己的信,他赶紧买好蛋糕,到父亲那里去了。他拥抱着父亲,祝父亲生日快乐,并亲手为父亲点燃生日蜡烛。给父亲过完生日,他又匆匆忙忙地赶回实验室工作了。

  欧立希和他的助手经过六百多次试验,终于试制出了治疗那种疫病的新药。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给自己写信的人》教案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说说你都给谁写过信呢?给自己写信的人可很少听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给自己写信的人。

  2、板书课题:14给自己写信的人

  3、齐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查字典理解词语:

  废寝忘食、邮电、疫病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4、讨论:围绕题目质疑时可以读懂的问题,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并进行第二次质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三、学习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读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

  2、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3)重点指导“辰、枕”字。

  (4)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14课第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欧立希为什么要给自己写信?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

  读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欧立希为什么要给自己写信?信中他写的是什么?

  3、全班反馈:如果你是欧立西的父亲,知道儿子是这样记住你生日的,你会对儿子说什么?

  (1)父亲很爱欧立希,欧立希也很爱父亲。

  (2)可是,欧立希太忙了,他正和助手们不分昼夜地进行实验。

  (3)欧立希和助手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里工作,疲倦了就用书本当枕头,在长椅上躺一会儿。

  (4)给父亲过完生日,他又匆匆忙忙地赶回实验室工作了。

  (5)欧立希和他的助手经过六百多次试验,终于试制出了那种新药。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1、教师小结:欧立希很爱自己的医学事业,但他同样爱自己父亲。任何时候,我们再忙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家人,也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四、拓展阅读,美文欣赏。

  五、板书设计。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给自己写信的人》教学反思

  一、上课前的担心

  今天有幸在贺站小学上了这节课,说真话,上课前我很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且不说城乡学生的差别,每次我在实验小学试教都是用课件的,课件的直观性强,也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每次试教看着孩子们精神饱满,学习兴趣很高,我就很有信心。可听说贺站小学没有多媒体,省特级李瑛老师让我们把课件中的内容用卡片的形式呈现出来,我的心中真有点七上八下的。

  二、上课中的投入

  1、以“悟”为重点,引领学生潜心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初略一读,也能读出欧立希对父亲的爱,对工作的爱。但这种感觉是“浮光掠影”的,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学中,我设计能给学生较大思维空间的问题,如从哪些地方感受出欧立希对父亲的爱,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等,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抓住有关语句,扣住重点词语,去品出欧立希对父亲的那片深情,那份真爱,去感悟欧立希对工作的那种挚爱,那种忘我。

  2、以“读”为主线,诱发学生情感产生

  阅读应以读为本,把读与品悟,读与想象有机结合,体现出读的层次性:由读懂意思到读出情感。这是阅读教学中应遵循的规律。如在引导学生从信的内容读出欧立希爱父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品读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定”“赶紧”“拥抱”“亲自”“点燃”“祝”等谈感受,说体会,联系平时自己生日宴会的欢乐场面,想象欧立希与父亲见面的情景,学生自然沉浸在欧立希对父亲的挚爱中,带着这种体验,带着这份真情,学生就能在读中把欧立希对父亲的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真正达到读出情感的目的。

  三、上课后的感悟

  上完课,听着贺站小学的老师和我们工作室的老师对我课的评价,以及我自己上课的亲身经历,我震撼:乡下的孩子并不傻,对有些问题的回答竟然比我们实验小学的学生还要好,今天我的上课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对于学生,我们老师关键是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如何用精湛的教学技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不要怪学生傻,我们要自身找找自己的原因。

小学三年级语文《给自己写信的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gv0.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