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误区汇编

时间:2022-10-09 03:3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亲子教育# 导语】儿童成长期间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出现心理问题时,一般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要多跟孩子沟通和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或是心理反应,这样可以达到良好的纠正效果,有利于孩子心理恢复到健康的状态。下面©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误区汇编,欢迎大家的关注。
120.jpg

1.误区一:孩子的不良行为是欠管教


  通常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或习惯,家长都会认为是没有管教好,打一顿就好了,却没有意识到,孩子可能是心理行为问题。

  对此,专家认为:“奖励比惩罚更有力量。”打骂虽然可能短时间内有效果,但是它对孩子产生的作用主要是畏惧或者是恐惧,而不是内心里面的认同,不能内化为他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再遇到同样的事件,如果在没有监督或者没有惩罚的情况下,他就会做不被允许的事情,这样其实并没有真正起到教育的效果。

  而且,经常被打骂的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探索的能力都会更低,同时,打骂的方式也会影响亲子关系,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教育的效果也是会打折扣的。

2.误区二:心理问题一定要药物治疗


  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大多数都可以通过行为干预及家庭养育指导得到改善和矫正,当然,如果需要结合药物治疗的,那么遵从医生的建议肯定效果会更好,比如多动症,目前的研究就是认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行为干预是效果的,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不是一定会发生,如果一定需要用药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权衡。

3.误区三:看心理专科有医生就可以了


  有时候,家长改变了,孩子也就随之而改变,所以,如果孩子出了问题,父母一定要去学习和进行相应的改变,效果往往让大家很惊喜。

4.误区四:心理素质高就不需要看心理医生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效果是的,有时候自己确实也可以进行自我疏导,最终也肯定是需要学会自我的调适,但是如果有人帮助一下,能够更轻松地解决问题。

5.误区五:咨询一次就应该解决问题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一般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要解决问题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流派,采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会有不同的疗程,短的可能几周,长的需要数年。

6.误区六:心理咨询就是简单地聊天


  心理咨询和治疗绝对不是单纯的简单聊天那么简单,有经验的心理医生是会根据病人的面部表情、语言语气、肢体动作等进行判断,需要运用到比如精神分析、行为理论、认知理论等策略和技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hH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