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及考点,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考点

时间:2022-05-24 11:01: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二# 导语】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所以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学习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乐。®文档大全网搜集的《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考点》,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考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000mlm=l0dmldm=l0cmlm

  1mm=1000μnlμm=1000nm

  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lmin=60s。

  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7、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

  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2.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考点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3.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考点

  声现象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可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3、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

  4、在15°C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5、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光的传播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二、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4.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考点

  第一节温度

  1、温度: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意: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C”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以便准确读数。同时要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璧;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指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如: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2)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

  (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

  (1)温度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注意:

  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A、液体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

  B、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晾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晾,为了地下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C、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晾衣服要晾在通风处,夏天开风

  扇降温)。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意:

  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

  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D、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补充: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

  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

  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4、“白气”是水蒸汽与冷液化而成的。

  

5.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考点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考点.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m2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