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南高考历史:2017高考历史知识复习要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邓小平

副标题:2017高考历史知识复习要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邓小平

时间:2023-08-26 06:18: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邓小平: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一> 时代背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二> 主要贡献:
1、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贡献
⑴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加入共产主义小组,走上革命道路;
⑵1926年,赴苏联学习,理论水平和革命认识有了很大提高;⑶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⑷1933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遭到党内"左"倾领导的批判和打击(第一次磨难);
⑸1938年起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开展游击战争,开始了与刘伯承的长期合作,参与指挥百团大战,创建并发展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⑹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1948年,参与指挥淮海战役;1949年4月,参与部署并指挥渡江战役; 解放大西南)。
2、建国初期与*岁月的贡献与迫害
⑴建国初,解放西南,为和平解放西藏做大量工作;
⑵1956-1966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⑶*岁月
1)第二次被*,下放江西劳动改造。(第二次磨难)
2)再次复出,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实质上是要系统纠正"文化*"的错误,也是后来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初步实验),效果显著。
3)第三次被*,1975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及1976年的"天安*"中再遭迫害。(第三次磨难)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贡献
⑴ 坚决反对"两个凡是",1977年再次复出,复出后,主持恢复高考,开始了*的拨乱反正。
⑵ 支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推动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
⑶ 1978年底,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⑷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⑸ 领导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支持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浦东,形成对外开放格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⑹1981年,亲自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⑺1982年,中共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⑻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⑼特别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原则(道路、专政、领导、思想)。
⑽1992年,南方谈话影响深远,改革开放第二次宣言:
①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②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④发展是硬道理,基本路线不动摇,改革开放胆子大。
⑾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⑿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⒀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⒁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促进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三>、影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新发展,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1、爱国强国、志向坚定。以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为己任,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
2、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与时俱进。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3、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结合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和经验。

2017高考历史知识复习要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邓小平.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mg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