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导语】《秋下荆门》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于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时。诗中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秋日出游的愉悦心情,也表达了作者意欲饱览祖国山河而不惜远走他乡的豪情与心志。全诗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风格雍容典雅又不失豪放飘逸,妙用典故而不着痕迹,达到了推陈出新、活泼自然的境界。
秋下荆门
李 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
自爱名山入剡中。
第一句“霜落荆门江树空”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 ,绿叶满山,如今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因为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勾勒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
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 ,承上句“江”字,并暗点题中“下”字。借用“布帆无恙”这一典故,不仅表明诗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这种秋风万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动地传达出了诗人无比乐观欣慰的心情。
“此行不为鲈鱼鲙 ”,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 、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命驾便归。李白此行目的与张翰不同,自己是远离家乡。这样反跌一笔,不但使造成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爱名山入剡中”。全诗仅四句,但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抒发了年青诗人“仗剑去国”的热情,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四句诗中连用了两个典故,或暗用而不露痕迹,或反用而有新意 ,读来无凝滞堆砌之感,达到了推陈出新、语如己出、活泼自然的境界。
李白诗歌鉴赏.doc正在阅读:
[李白诗歌鉴赏]李白诗歌鉴赏02-10
英国留学预科须知事宜10-25
2020小年给同学祝福句子01-23
2009江西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版)01-04
实习大学生总结范文【5篇】07-23
苦难是最美的行囊作文500字11-30
[护理毕业生自我鉴定800字大专]护理毕业自我鉴定800字范文三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