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指导:诗歌阅读常见典故之二

副标题: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指导:诗歌阅读常见典故之二

时间:2023-09-19 20:41: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6、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17、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18、班马。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9、问鼎。篡夺政权。
春秋时,楚王北伐,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
如《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20、辞第。为国忘家。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21、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
如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22、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23、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24、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25、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
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26、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27、巴歌。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
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28、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29、见背。背,离开。谓父母去世。
如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30、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指导:诗歌阅读常见典故之二.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n44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