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吉问牛辩论赛作文800字(精选2篇)

时间:2022-05-11 05:3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丙吉问牛辩论赛作文800字

“大体”需更广泛,责任不应局限

高三(15)班 宋海若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对于丙吉的做法,我方持反对态度。我们认为,“大体”需更广泛,责任不应局限。

丙吉认为百姓打群架死伤是百姓间的生活琐事,是小事,当由当地官员处理;而牛吐舌喘气,丙吉进一步推理了其背后的原因,认为这与国本大事相关,当由丞相介入。

然而,接受了“识大体”称赞的丙吉何尝发现,群架死伤之所以被判定为小事,是因为只关注到其表面,而牛喘气被判定为大事,是因为探求了其背后的本源。若以相同的方式看待群架死伤事件,其背后,可能是社会治安不到位,社会矛盾重重。这样一看,群架死伤事件,不同样是触及国本的大事吗?社会矛盾所引发的冲突不也应该预先防备吗?而丞相,岂能置身此等“大事”之外?

由此观之,一个人对于事之大小的评判,往往受到事件环境下,个人主观片面思考的影响,这导致了我们对事件大小的评判不稳定,标准不统一。因此,给事件冠以“大事”或“小事”的名号,来决定自己对事件的态度,本身就是不稳定,不合理的。

再者,我们可以假设,若处处对事件的大小进行区分,结果会是怎样的呢?试想,一位领导人在处理事物之前,先想想哪些算大事,哪些算小事,再择事之大者进行处理,置事之小者不顾,这显然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

其一,皆为百姓死伤,何有大小之分?不论是群架死伤,还是饥荒灾害,百姓的生命财产都受到了严重危胁,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处理事务不应有大小之分。其二,这也大大降低了行政的效率,且可能导致事务考虑不周,处理不妥,不仅体现不了“识大体”,反而可能最终伤了大体。

因此,我们对“大体”的定义不应局限,责任的履行也不应片面,像丙吉一样以范围大、人数多、影响广作为评判大事和给予重视的标准,显然是不可取的。

然而为此管理者就不需要“识大体”了吗?当然不是。只是所谓识大体,不是给事件贴上大或是小的标签并在态度上对其予以区分。真正的“识大体”,是不为事之大小所限,不被职责范围所缚,放低姿态,体察民情,将每一件民生所系之事都纳入到所谓“大体”之中,以民为本,兼顾小大,尽力而为。不刻意地给自己划定责任范围,不盲目地给事件排定大小等级,安民生,平社稷,才是对自身责任的合理、明智认知,才是真正的“识大体”。

履行责任,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但不应在范围上有所局限。不论古今,我方认为,管理者都应铁肩担道义,以更明智的眼光看待“识大体”和做到“识大体”。综上,我方认为丙吉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谢谢大家!

篇二:丙吉问牛辩论赛作文800字

登高代跂望,明大小而顾全局

高三(16)班 余灿

尊敬的主席、对方辩友:

大家好!作为正方一辩,现由我开篇立论。

观古今,为官理民者,有所为,亦有所不为。然何以辨为与不为?其必曰:“以事之大小度之,以行之利弊衡之。”西汉名臣丙吉者,有“宰相不过问小事之言”,初看似乎有失为官之道,然度之利弊,实为利大于弊的识大局之所为。因此,我方坚定认同丙吉的行为。

也许对方辩友会问:“丙吉今见群人卒于路将之定义为‘小事’,而将牛出汗定义为‘大事’。若是由牛都能牵扯到‘大事’,那么群民斗殴不更能反映该地民风恶化,治安缺乏之‘大事’吗?究竟孰为小,孰为大?丙吉逞小大之诡辩,实则不作为。”

显然,对方辩友既不明“小大之辨”,亦将眼光局限在了丙吉见人死而不管、不作为上。试问:以小大之辨,利弊之义察之,相较而言,全国百姓的收成、性命与群民之性命,孰为小,孰为大?再者,作为名相的丙吉必有理民之经验,若非如此,他安敢将牛出汗之小事与关乎国计民生之大事相系?而群民斗殴之因也许并非“大事”,而为积怨。况且,试问:丙吉真的不管此事了吗?放眼更为宽广的格局,此事有长安令处理,而丙吉会对长安令进行认真地考察。那么,丙吉不正处于一个更大的格局“管”了此事吗?

再察以小大之辨与利弊之义,方知“国”重于“少民”也。管此“小事”,有可能失察安危国计民安之大事。可见,处大格局而弃暂时的小事之理,利大于弊。对方辩友也许又会问:“若每个官员都如丙吉,见义而先权大小,却因小而不以铁肩担之,国家如何进步?此举恰恰助长了不良风气。”对方辩友的观点也许过于绝对了,据其随从因此信服的反应来看,丙吉之所为,难道没有促各官员“见微知著”“胸怀大格局”之效吗?为官主体不同,衡量标准亦相异,不可一概而论矣。

故从为官主体与效率层面上看,丙吉的做法仍有大智慧。官场自成体制,讲究各司其职,方有处理政事之效。官地方者,理地方之政;理全国者,明大小而顾大局。若理全国者忙于、局限于地方之政,其为小,孰能为大?此小得而大遗也。而丙吉所为,与各司其职以提高 为政效率的思想相契合,故为可取。

可见,从为政理民的角度看,丙吉者,以登高代跂望,度大小而为之,明利弊而不为。小事处暂放,再由大格局着笔;度小大之辨,明利弊之义;知为政治国之效,契各司其职之道。西汉名臣实至名归。

登高代跂望,大事存于心,曰“远”;见危于无形,察祸于未萌,曰“明”;了然为官理,忠职且善政,曰“效”。明小大之辨,纵然“寄意寒星荃不察”,仍“我以我血荐轩辕。”统筹大事帷幄间,“且对一樽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p60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