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历史期中试题-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试题

副标题: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试题

时间:2024-07-20 13:2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 导语】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比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很难喝到水。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为了帮助你更好的学习,©文档大全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以下文章,欢迎阅读!

  【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1.对以下八位帝王称号归类正确的是

  A.谥号:周武王、隋文帝B.庙号:唐太宗、永乐帝

  C.尊号:商纣王、秦始皇D.年号:汉武帝、康熙帝

  2.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的姓氏,但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百家姓》版本中却排序第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顺序家喻户晓。由此可推断出该版本的《百家姓》成书于哪一朝代()

  A.西周B.唐朝C.北宋D.明朝

  3.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势力强大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衰弱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4.《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反映了孔子

  A.恪守中庸之道治理朝政B.强调礼制稳定社会秩序

  C.重视教化使人向善D.推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

  5.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孔家店”,*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D、“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6.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B.广大妇女不能参政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7.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三段论是一种近乎万能的推理形式。亚里斯多德三段论的举例:

  大前提:凡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8.右图是古代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

  A.西周B.战国

  C.秦朝D.西汉

  9.在我国古代历,有许多君主,通过一系列的文治武功,成为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历史人物。他们在位期间总有一些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意义的历史事件,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B.康乾盛世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10.唐朝诗人胡曾有诗:“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该诗中所说的“胡”主要指:

  A.西突厥B.*厥C.匈奴D.蒙古

  11.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B.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功立业D.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12.“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A.汉朝人B.唐朝人C.宋朝人D.清朝人

  13.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

  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14.康熙曾评价自己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历史发展作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

  A.通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B.将清政府的统治扩展到全国

  C.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尊重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

  15.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16.右图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17.“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我的期望是看到人类的苦难——战争——自地球上消失。”这两句话反映了华盛顿

  A.不恋官位,不慕权势B.坚持民主,警惕*

  C.捍卫自由,避免战争D.热爱国家,鞠躬尽瘁

  18.恩格斯说:“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这点可以由下面事实证明,即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克伦威尔和罗伯斯庇尔等。”恩格斯这段话的基本观点是

  A.历史可以任意假设B.时势造就英雄人物

  C.英雄人物可以决定历史进程D.历史的发展完全是偶然

  19.1817年,两广总督在向朝廷报告有关某西方国家船只走私鸦片问题时,称“该夷並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贸易事务,任听各人自行出本经营,亦非头人主持差派”。由此判断,该国为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20.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1.《*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

  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22.近代历,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Marco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3.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24.人们通常用“封建余孽”这个词特指近现代社会中残存的拥护封建制度的分子。这种用法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变法后B.辛亥革命后C.新文化运动后D.新中国成立后

  25.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D.继续宣传民主和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26.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27.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曾说:“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老实说,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不过他们不以参战的方式表示反对。”这说明当时甘地

  A.放弃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谴责法西斯侵略,却反对战争

  C.主张参战,争取民族独立D.对世界大战漠不关心

  28.下文摘自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电文中的“匪”是指

  A.太平军B.北伐军

  C.工农红军D.新四军

  29.“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歌词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扶清灭洋B.抵制日货C.*列强D.抗日救国

  30.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1.“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文中的“原则”应是

  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D.“另起炉灶”

  32.《全球通史》叙述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D.区域集团化发展

  33.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两岸“三通”时代随之到来。大陆提出三通建议开始于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

  C.“九二”共识的达成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34.2010年1月13日,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八名人员牺牲在海地的地震中。近年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①表明中国是一个勇于担负国际责任的大国

  ②说明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反映出中国已逐渐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ks5u

  ④是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表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35题14分,36题20分,37题15分,共49分。)

  35.(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是一位全力奖励学术的皇帝。他收录了五十名饱学之士来编撰《明史》,

  他们在翰林院博得了优厚职位,令那些经正常科考获取功名的士子嫉妒不已,他还时常赐宴款待一些名儒才子……由于康熙对学术的奖励,几部不朽的巨著编撰了出来,其中最的有《康熙字典》、重要的辞书《佩文韵府》、《朱子全书》和一部多达5020册的大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摘编自(美国)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799年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官后,通过法案确定巴黎理工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传播数学物理化学科学和制图技术,特别是为炮兵、工兵、路桥、造船、军用和民用工程、开矿和地理等技术性的公立专科学校输送学生。”传记作家奥特在《拿破仑》前言写到“他是一个人类文化的摧残者吗?……把教育绑架到军国主义的战车上……然而,他却是一位法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ks5u

  (1)从材料信息来看,康熙和拿破仑对本国文化的发展各有何贡献?据此概括两国不同的文化政策特点。(4分)

  (2)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产生不同文化政策的背景。(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和拿破仑当政时为维护国家统一各自采取哪些措施?(4分)36.(20分)乔治•华盛顿、甘地、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三人都为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乔治•华盛顿甘地孙中山

  材料二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

  材料三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四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ks5u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享有“国父”称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6分)

  (2)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4分)

  (3)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上有何不同?(2分)依据上述材

  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2分)

  (4)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6分)

  3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丞相之印章”封泥

  材料二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见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材料三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

  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四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ks5u

  ——《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联系材料一根据材料二,指出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2分)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原因有何不同?(2分)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2分)

  (3)概括材料三、四中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丞相的设置的不同看法。(2分)基于以上不同看法,唐太宗与明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3分)

  【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

  1、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已于2010年元月22日首映,影片充满着浓厚的“仁”的气息,下列对孔子“仁”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①以“仁”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②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促进社会和谐③实现仁的途径是“忠恕”之道④“修身”“齐家”是仁的起点,“治国”“平天下”是仁的终点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谁的观点()

  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

  3、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区别的是()

  ①孟子②墨子③庄子④韩非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4、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孩子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以对孩子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和权术

  7、“萧规曹随”这个历史典故流传深广,后世历史人物与这个典故中的曹参最贴近的是()

  A.李世民B.武则天C.王安石D.乾隆帝

  8、“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

  C.致良知D.发明本心

  9、明朝晚期“异端”思想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B.程朱理学的毒害

  C.统治者的推崇D.士大夫努力

  10、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中,对君主*抨击最激烈的是()

  A.李贽B.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

  11、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换,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与火器

  12、《三国演义》中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当时的史实()

  A.用“四诊法”为基础号脉B.使用了外科手术

  C.查阅《黄帝内经》D.参考了《本草纲目》

  13、米芾是北宋的书法家,他们书法作品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活泼,据此你判断他所擅长的字体是()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

  14、主张“以形写神”,开创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之先声的画家是()

  A.顾恺之B.吴道之C.阎立本D.唐伯虎

  15、右图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

  里面的“京”字是创于下列哪个朝代

  的字体()

  A.秦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清朝

  16、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于清朝时候

  B.是北京地区的地方戏

  C.从脸谱、服装、唱腔、动作等方面将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角

  D.“同光十三绝”是京剧的表演艺术

  17、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如果我们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查阅()

  A.《诗经》B.《离骚》C.《窦娥冤》D.《儒林外史》

  18、下列作品的书法特色以其法与规范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

  A.B.C.D.

  19、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

  A.是否重视道德的意义B.是否肯定人的价值

  C.是否强调知识的作用D.是否推崇君主的权威

  20、“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泰勒斯D.普罗塔哥拉

  21、温*总理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中认为: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百花竞放、硕果累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光辉时代。意大利最早出现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

  A.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

  B.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C.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D.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封建制度

  2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是()

  A.伽丘B.但丁C.莎士比亚D.拉斐尔

  23、文艺复兴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时代,也是世界探险家和航海家的时代,其正确解释是()

  A.发生的时间大体吻合B.发生的地点大致相同

  C.所产生的作用完全一致D.人文主义在起作用

  24、16世纪初,德国掀起宗教改革浪潮的直接原因是()

  A.文艺复唤醒人们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C.各国世俗封建主残酷剥削D.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

  25、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

  ①新教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②都主张先定论

  ③都受文艺复兴影响④都反对因行称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6、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方法。……对于一切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②三权分立说③因信称义论④天赋人权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7、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

  28、“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瓦特的贡献是()

  A.研制彩色电视B.发明电灯

  C.研制内燃机D.改良蒸汽机

  29、“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所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

  30、“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A.牛顿B.波义耳C.拉瓦锡D.哥白尼

  二、材料解析题(共两大题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人物A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人物B施政要用“仁义和王道”,制天命而用之。

  人物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材料四“孔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4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怎样的主张?这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6分﹚

  ﹙3﹚据材料三,明朝李贽对孔子持什么看法?﹙4分﹚

  ﹙4﹚据材料四,汉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4分﹚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为此孟德斯鸠提出什么学说并指出这一学说的历史影响。﹙6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4分﹚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4分﹚

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试题.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pnH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