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后大学录取分文理分吗-新高考改革后,首届大学新生挂科率高达30%!为什么?

副标题:新高考改革后,首届大学新生挂科率高达30%!为什么?

时间:2024-05-07 00:05: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 导语】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高考,有得,有失,有喜,有忧,2018年也正式开始的新高考改革的四川,在浙江的基础上,会做怎样的调整?复旦大学教授发文

  痛陈新高考7大病

  陆老师的文章中,认为原有高考制度,才是“高考精神”的真正体现——对个人而言,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对国家和社会而言,高考低成本、高效率;每个人的学力得到公平的对待,同时简明高效地实现选才,这就是“高考精神”。

  1、削弱了高考精神

  在赋予学生选择权的名义下,科目选考和多次考试。改革后,学生可以选考不同科目的组合,达数十种之多,严重损伤了高考作为统一准绳的本质。统一准绳既保证了公平性,也是选拔有效性的前提。此项改革看似尊重学生兴趣、减轻学业负担、文理不分科、改变“一考定终身”,据称还附带培养选择能力等素质教育意味……这些设想却在2016至2017年的实践中被事实戳破,不仅上述目标在现实中全都走偏,还使得高中教育越发应试化,大学教育起点被扰乱。

  2、造成了“田忌*”式的选考乱象。

  任意选考动摇了考试的可比性,高考统一的准绳被拆解,为了拿高分,难度大的科目被放弃,“弃考物理”的现象已在新高考实施第一年突出爆发。

  3、迫使学生屈从于谋算利己主义。

  科目选考大大加强了投机取巧、规划谋算在高考中的分量,应验了“学生考得好,不如家长、老师选得巧”。在这个过程中,看似推崇选择性,其实根本不尊重学生自己去寻找真正的内心所向,没有给成长留下空间,反而迫使高一高二的学生立即终结不确定的自我生长,听命于成人的精明世故,把他们过早地推入应试轨道。

  4、大学教育质量起点受损

  科目任选不仅造成考试失序和失效,也使得大学教育起点混乱。大学教育需要以相当的基础教育水平为前提,高考本应该成为大学入学学业准备的制度保障。

  最近2017级本科生的“大学物理”第一次统考成绩刚出,上海、浙江生源学生不及格率比过去大幅提升(有的班高达30%)。老师和学生都承认,2017级没有选考物理的学生入学时基本只有初中物理水平,哪怕大学老师关心、同学帮助、自己努力也难以弥补巨大的学力差距。

  5、必考科目需要顶层设计。

  科目任意选考看似终结了文理分科,其实是把两种偏科扩散成数十种偏科,因为可以不选考,所以放弃学习的现象更加普遍,又因为选考组合变得复杂、战线拉长,弃学现象从高一就开始了。

  可以说,科目选考制度在纵容更加功利化、策略化的偏科学习。

  7、个性化地学习,统一地考试

  大道至简,高考改革不应使选择高度复杂化。教育改革要增加获得感和满意度,选择权应当落实在学习过程而非考试。

  考生自述:我们这届就是被坑的小白鼠

  “我是浙江新高三生,7选3真的就是扯淡,在我们学校这种垃圾地方成绩偏差的学生根本没有自助选择权,学校为了凑整一个班级会不断施压让学生换科,威胁说什么走班根本不会有人管这门课,没办法安排。”

  “我刚参加完新高考,对此颇有感触。第一,宣扬的减负成了每年数次高考(十月,四月,除此以外加上月考期中考)总的看来15天一大考;第二,对人不公,两次机会,投机者,有实力却失误者,有实力完全发挥者,这三种人成了两个阶级;第三,对于家长数次考试,数次心理煎熬,作为学生压力山大已成习惯,而家长三头两头的担心确……此外,新高考对于喜欢文科的学生占据很大优势,语文英语都是拉分点,更严重的是数学偏向简单化。选考的三门课很明显史地政更容易取得97,100。在报考大学时有些专业对选考只有稍许限制,若一人只想考个好大学,学史地政的人去报了理化生,可笑可笑。”

  “什么时候能停止这种瞎折腾!弄的谁都不满意,这教育改革。现在的孩子,没几个能吃苦的,有多少会选择物理。而物理对于大学有多重要还用说么!都不学物理,大学那些理工科专业都关闭。将来都到社会上刷笔杆。国家建设谁去!在浙江试点已经可以说失败,还要在全国铺开,简直可笑。”

高考改革后,首届大学新生挂科率高达30%!为什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qM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