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先秦列御寇_诗词鉴赏:列御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斗》

副标题:诗词鉴赏:列御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斗》

时间:2024-08-25 01:5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诗词鉴赏# 导语】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下面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带来的列御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斗》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斗


  先秦:列御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辩日一作:辩斗)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注释


  东:东方。


  游:游历、游学。


  见:看见。


  辩斗:辩论,争论.


  辩:争。


  其:代词,他们。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始:刚刚,才。


  去:离;距离。


  日中:正午。


  初:刚刚。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及: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是。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决:决断,判定,判断。


  孰:谁。


  为:同“谓”,说,认为。


  汝:你。


  知:zhì,通假字。“知”通“智”聪明、智慧。


  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一个车盖,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


  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注释


  (1)选自《列子·汤问》。原文共十三章,这是第七章。《列子》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列御寇编写。


  (2)东游:向东游历。


  (3)见:看见。


  (4)辩斗:辩论,争论。


  (5)其:代词,两小儿。


  (6)故:缘故,原因。


  (7)以:以为,认为。


  (8)始:刚刚,才。


  (9)去:距离。


  (10)日中:正午。


  (11)初:刚刚。


  (12)盖:车篷,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3)及:到,至。


  (14)则:就。


  (15)盘盂(yú):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6)为:是。


  (17)沧沧凉凉:清凉,略带寒意。沧沧:寒冷的意思。


  (18)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19)决:决断,判定,判断。


  (20)笑:嘲笑,讥讽。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21)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孰,谁。为,同“谓”,说,认为。汝,你。知,同“智”,智慧。


  简述


  从太阳中心点到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固定点来说,肯定是早上距离长、中午距离短。只不过这点距离的变化并不足以导致中午热早上凉,中午热早上凉是太阳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两小儿辩日”中讲的那个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能为力。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鉴赏


  《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事实上,现代科学已经对这种现象有了科学的解释:早上和傍晚,太阳角度低,穿透的大气层很厚,受到大气层梯度折射率影响很大,光路弯曲显著,所以人看到的太阳就大;中午太阳角度大,穿透的大气层相对较薄,受到大气层梯度折射率影响较小,光路弯曲没有早上和傍晚明显,所以人看到的太阳就觉得小了。此外,当太阳在早上的时候是从地面升起,而远处的屋子或山正和那大太阳成了一小一大的鲜明对比,而在中午周围没有任何东起跟它对比,显然就会显得小,这是我们的肉眼骗了我们。而且由于地球形状、大气层、运行规律等自然因素,简单运用生活规律或生活常识去解释是无法作出正确解释的。但作出正确解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正是“两小儿”和孔子的这种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而不妄加决断,正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两小儿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也可以从两小儿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结果自然就不一致;说明他们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具有多元化思维;同时他们也具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本文同样深刻阐述了“学无止境”这一道理。


  “笑”在原文中显然有“讥笑”之意。至于该不该“笑”,也可以从多方面看。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为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但若从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没有“强不知以为知”,为什么要“笑”他呢?“孔子不能决”告诉人们,做人就应该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孔子不能决”还告诉我们,孔子那样的大学问家,尚且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此看来,知识是无穷尽的,什么人都应该不间断的学习,不放弃探求。


  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可查阅课文中涉及的科学常识。也可布置学生课前作业: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一天之中有无变化?为什么早晨太阳看起来大些,中午却看起来小?为什么早晨感觉凉些,中午热些”等问题自己搜集资料。


  2.本文虽行文简洁,但古今字义不同仍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如在现代文中很少出现的“乎”这一语气词,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解决这一难点建议分三步。⑴学生在读通课文后,根据注释初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对于学生不懂的,教师可稍作点拨,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⑵反复诵读,理解故事的内容。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这个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一下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些什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如,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对于文章结尾,孔子“不能决也”,应让学生知道,许多自然现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些普通的科学常识,但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是难以解开的谜,所以孔子“不能决”是可以理解的。可见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教学时不要把两小儿笑话孔子作为主旨去理解。


  4.学习文言文,反复诵读是最主要的方法。学习本文仍应注重指导朗读。朗读本文可按以下提示读好句中的停顿。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的语言、对话描写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重点。


  第二自然段,两小儿针对太阳在不同时间与地球距离的远近摆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应该指导学生用肯定的语气读出两小儿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的态度。


  第三、四自然段两小儿根据各自的感觉、体验提出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两段句式、结构一致,都以反问句式结束,应注意反问句的读法。其中“大如车盖”“如探汤”应重读,“如盘盂”“沧沧凉凉”应轻读,使之读起来有对比的语调,这样才会形成两峰对峙,争辩不下,亟待解决的*。


  第五自然段两小儿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也采用反问句式,这里应明确两小儿的笑并无讥讽之意,应指导学生读出活泼、轻松的语调,以表现小儿的天真可爱。


  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应注意范读、领读。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力争达到当堂背诵。


  5.课后扩展。建议安排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活动前,教师提供活动构想:一现代少年穿越时空来到遥远的古代,遇到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活动中,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表演,然后在班上交流。


诗词鉴赏:列御寇《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r8t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