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为见女”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2.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1.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yuè)
2.使工以药淬火(通“焠”,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cuì)
3.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通“凌”)
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
6.请辞决矣(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8.设九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9.图穷而匕首见(通“现”)
10.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
12.卒起不意(通“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