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点燃梦想-帮助孩子点燃激情的方法

副标题:帮助孩子点燃激情的方法

时间:2024-03-14 12:2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亲子教育# 导语】怎样才能让孩子点燃自己心里的激情呢,其实并不是向家长想象的那样复杂,但是家长也不能盲目的乱用方子。但这种形式的确在不同程度上妨碍和压抑孩子,那么,引导式教育又有什么不同呢?

  

被动式教育和引导式教育的区别

  

现在仍有很多父母认为:“我是父母,我就应该教孩子。”但父母毕竟不是老师,即使想教孩子,孩子也不一定听话。我主办的家庭教育辅导班里,有很多父母都对我这么说过:“我家孩子不管怎么教育都不爱学习。”如果我说:“即使父母不教,孩子自己也能领悟。”他们就会说:“不可能,我不教的话,孩子根本什么也做不了。”很多父母认为,只要父母管教得好,孩子就能变好。

  

引导式的教育,从一开始就会避免这些,因为它的前提是相信孩子自己的潜能,它只是发现和运用潜能,孩子在这个过程得到的不是压抑,而是尊重和激励。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只要有学习的欲望,别人不说也能主动学习。这种欲望就是我们要引导出来的。引导孩子学习的欲望就是妈妈该做的事情。有的妈妈说:要是我不说的话,“都是因为我督促他才学的,他自己才不会主动学习呢。”其实这不过是孩子因为害怕妈妈或是不想挨骂才变得乖一点而已,这种变化不可能延续很长时间。如果孩子没有打心眼里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他不爱学习的本性是改不了的。

  

妈妈是的辅导员

  

“培养能力的行为”叫做引导式教育,实施这种教育的人叫做辅导员。人只要满足以下几个欲望就能自主行动起来。

  

孩子们都拥有比父母的期待还要高的可能性。作为母亲,你应该成为引领他成功的辅导员。这就好比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运动员为了突破记录不断地练习,教练也希望运动员能取得好成绩,但不能因此就背着运动员跑步。教练背着运动员跑,很可能两个人都倒下。即使是教练背着运动员跑步取得了好成绩,运动员也不会高兴,因为这不是他自己的成绩。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就,人们才会感到喜悦。

  

“发现孩子的可能性,关注他,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帮助他。”就是这种作为辅导员的接近方法使得孩子的才华开花结果。妈妈是与孩子关系最密切的人,所以也应该是的辅导员。但一定要记住,主人公是孩子,妈妈的作用就是培养他不怕困难、顽强生活下去的意志,让孩子独立起来。别忘了,父母再爱孩子也不能替他走完人生之路。

  

支持他还是帮助他

  

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方法有“支持”和“帮助”两种,我们通过下面的假设来看一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你在路边发现一个人倒在苹果树下,树上结满了果子,但那个人似乎没有力气摘到苹果。如果你不管,他可能会被饿死。那么,你该怎么做?

  

你首先是摘苹果给他吃。像他这样没有力气或光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克服困难的人,我们替他做事情叫做“帮助”。得到了你的帮助,那个人终于脱离了危险,恢复了健康。但以后你该怎么做?继续给他送苹果或食物吗?在某一个瞬间,他会不会反感继续依赖你呢?或者习惯于这种依赖他人的生活,只等着你拿食物给他?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你的帮助,他就无法继续活下去。

  

但是,有一天你有事情,无法继续“帮助”他怎么办?他只能挨饿。我们谁也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只要他自己能够行动就再也不需要别人“帮助”了,应该让他学会摘苹果,让他能够独立生活下去。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告诉他怎么摘苹果,并看着他摘苹果,在他需要的时候帮一下忙,这样他就能自己摘苹果吃了。这就是辅导员该做的“支持”,即支持他独立生活。

  

请你反省一下,实际生活中你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帮助”型还是“支持”型?当然,孩子在婴儿时期绝对需要“帮助”,而且当孩子第一次做某种事情的时候也需要“帮助”。但一直都“帮助”吗?妈妈的角色就是作为辅导员“支持”孩子独立。妈妈应该以“我的孩子有很大的潜力,有很多可能性”的态度对待孩子,引出孩子自身拥有的能力和热情,并让它得到限度的发挥,而不是指使孩子“该这么做”、“该那么做”。

  

引导式教育的三原则

  

原则1: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说的是引导式教育对人的评判,这里的“无限”可以理解为“数不胜数”。但人总是习惯性低估自身的能力,常常认为“我不可能做到”——这是不敢挑战——或者“以后有时间再做吧”,用这样的理由来拖延时间。辅导员相信对方的各种可能性,并激励着对方。每次看着一个把“我不行,我没有自信”当做口头禅的人自从接受引导式教育以后,开始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努力的样子,我都惊讶于人类无限的可能性。

  

原则2:答案不在辅导员那里,而在自己身上。这里的“答案”是指对方的“可能性和能力”,也就是说,“相信对方能做好”。很多人一提到教育,就认为是拥有正确答案的父母或老师来指导孩子。人从小就开始跟大人学习各种知识和技巧,掌握生活的方法,没有得到教育就无法成长。但只是接受指导的人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要想充分发掘孩子所拥有的可能性,就必须以孩子自身的“愿望”为前提。人只要有想做某件事情的愿望,即使没有人指挥也能主动行动起来;一个人没有想做事的愿望,即使是派给他再优秀的指导者也是没有用的。

  

原则3:辅导员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人找出答案。辅导员该做的不是指示对方该怎么做,而是帮助对方拥有想做某件事情的愿望,并付诸行动。这里的关键就是孩子自己能做到多少。

  

如果把以上三个原则应用到家庭教育中去,就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所有的孩子都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答案不在父母那里,而在孩子身上。

  

★父母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找出答案。

  

本书就是以这三个原则为中心,讲解在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过程中妈妈和孩子怎样形成和谐关系。

  

引导式教育的基本态度

  

辅导员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呢?让我们了解一下辅导员的信念吧。

  

第一,辅导员相信孩子自己拥有前进的能力。他们认为,即使是不做指示或命令,孩子们也能自己行动起来。

  

曾经向我咨询过的幸子就是这样的人。她的女儿学钢琴,但怎么练习都没能提高技艺。幸子总是指示孩子:“为什么不练?”“吃饭之前练不行吗?”“星期天不是有很多时间吗?”

  

第二,杜绝指责和抱怨,要建设性地看待问题。我当主持人的时候,曾经采访过少年棒球队。每当孩子挥击不中时,坐席上的教练和父母就异口同声地大喊:“干什么!好好打!”孩子吓得表情都僵硬了,再一次挥动球棒仍然没能击中。坐席上的父母和教练又开始大声喊了:“你这傻瓜,怎么回事?”这样一来孩子的表情更加僵硬了,挥击连连失败。

  

站在指导孩子的立场上,父母或教师有责任引导出孩子想做某件事情的热情。但命令、指示或责骂的方法都无法引导出孩子自身拥有的愿望和能力。幼儿亲子

  

前面我们讲到的培养出鱼博士的那位爸爸就是忠实地履行引导式教育的典范。这位爸爸注重儿子的才能,支持他学习的同时,还教会了他生活常识和社交礼仪。

  

为了培养儿子的学习习惯,孩子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他每天晚饭以后都坐在孩子身边陪着他学习。他说:“孩子还没养成学习习惯时,不能光靠孩子的自律,毕竟玩比学习轻松得多。”这样孩子学习时有什么不懂的,就可以直接问爸爸。如果孩子解决了难题,他也跟孩子一起高兴:“连这样难的题也能做呀!真了不起。”这样的鼓励培养了孩子的挑战意识。他就是把被动式教育和引导式教育配合得比较好的典型。这样一来,孩子成绩提高了,对学习有信心了,也就喜欢学习了。上了高年级以后,孩子已经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他就开始让孩子独自学习。

帮助孩子点燃激情的方法.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sa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