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领导班子建设调研报告:领导班子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3-07-24 21:5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领导班子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一)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认真落实“好干部”五条标准,始终把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推进“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的关键牢牢抓在手中,围绕事业发展、工作需要选干部、配班子、提能力、严管理,不断强化措施、健全制度,领导班子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4亿元,同比增长1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1.5亿元,同比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了省定目标。今年元至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472.1亿元、332.6亿元、6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12.8%、32.2%,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0.3个和10.9个百分点。
  一、我市党政领导班子基本情况
  构成了推动襄阳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领导核心和执政骨干团队。
  二、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主要做法
  1、加强教育培训,围绕发展提能力。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凝聚发展共识。近年来,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采取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班培训等方式,实现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全覆盖,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振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十二次党代会、十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通过党校专题培训、举办“四个襄阳”建设论坛、机关夜校、周末课堂等方式,使“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的发展战略定位深入人心,成为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之奋斗的目标。二是抓好特色培训,提高专业素养。立足襄阳发展需要,突出开展现代商贸物流、城建城管、经济金融、文化产业等特色培训。比如,结合我市发展定位对县级、科级干部进行“四个襄阳”建设规划集中培训;先后在新加坡、杭州、苏州、深圳、潍坊、四川等地组织举办“城市规划与管理”、“金融创新”、“人才工作”、“现代物流业”、“农业现代化”、“文化创意产业”等市级异地专题研讨培训,促进了干部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三是注重实践锻炼,增强实际工作能力。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干部到上级部门、到基层、到沿海发达地区、到急难险重工作一线去锻炼和磨练。近年来,我们分批次选派17名县级党政班子成员到上海、深圳、东莞等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分4期安排市直经济部门和县(市区)41名分管城建、旅游工作的领导班子成员到重新“两江”新区、西安古城、天津开发区、广东东莞等地挂职锻炼;采取“上下对口、互派挂职”的方式,先后选送了11名学历层次较高、发展潜力较大、有一定工作经历的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到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等中央和国家部委,以及东风公司、中国兵器集团等中央企业挂职锻炼。还利用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资源,建立了经济、企业、农业管理等6个培训实践基地,实现了理论培训与工作实践的有效对接。
  2、树立鲜明导向,围绕发展配班子。一是树立“五个大胆起用、五个注重”用人导向,引导干部干事创业。在选干部、配班子上,市委认真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紧扣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大胆起用胸襟宽、眼界宽、思路宽的开拓者,树立注重学识的导向;大胆起用懂得经济、熟悉市场、善于经营的创业者,树立注重发展的导向;大胆起用顺时应势、敢闯敢试、开拓进取的领头雁,树立注重创新的导向;大胆起用埋头苦干、身体力行、励精图治的实干家,树立注重实绩的导向;大胆起用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的明白人,树立注重勤廉的导向”,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2011年以来,先后提拔重用在完成急难险重、突发事件处置任务,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发展一线、基层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176人。二是探索建立领导班子结构模型,加强领导班子分析研判。着眼于更加务实、更加科学地抓好领导班子配备工作,探索并全面推广运用领导班子结构模型,开发了专门的管理软件,建立了“周更新、月统计、季评估、年分析”制度,通过对领导班子的职数、班子成员构成的年龄、学历、专业、专长、经历、地域、性别和党派等组成要素进行分解、科学设置和系统集成,形成直观、可操作的领导班子结构配备图表,用于研判、分析和指导领导班子调配工作。目前已对9个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90个市直党政领导班子建立了结构模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配备建议,为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奠定了基础。这一做法得到中组部的肯定,省委组织部已决定在全省推广。三是建立科学的识人体系,把班子和干部情况了解在平时。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落实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着力在组织部门探索建立科学的识人体系,做到平时善于发现干部、用时能够推荐干部、关键时刻选得出干部。坚持夯实干部工作基础台账,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均加强以“一表两定十账三库一流程”为重点的各类台帐和数据库、资料库建设,多渠道收集整理、适时更新相关资料,把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和日常表现情况掌握清楚,做到人头清、数据准、情况熟。建立干部情况“负面清单”,就是对影响干部使用的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包括纪检监察、专项审计、维护稳定、安全生产、信访举报、瞒报漏报个人重大事项等,把干部的相关情况掌握起来,在识人用人上起到严格把关作用。不断优化识人方法,坚持在干部考察中识人,把考准、考实作为基本要求,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广泛深入地了解干部的情况;坚持在年度考核中识人,把年度综合考核与干部考察结合起来一并进行,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在专项考核中识人,在重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一线、重大活动推进、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了解干部,发现、掌握一批优秀干部;坚持在日常谈心谈话中识人,把组织部门定期与干部谈心谈话作为组织部门的基本任务和常态性工作之一,及时了解干部思想、工作、生活和学习状况,为干部合理调整和科学调配提供依据;坚持在基层调研中识人,经常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到干部中去,通过调研、座谈、访谈等方式了解干部,在乡语口碑中真正把干部识别准确。坚持加强识人察人成果的综合运用,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分析研判,切实做到在服务市委用人决策上底数更清、底气更足、效果更好。
  3、突出以用为本,围绕发展激活力。市委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的“指挥棒”作用,突出以用为本,创新方式方法,有效激发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一是突出“考准”,优化考核工作体系。根据各地发展基础、功能定位和部门职能职责,差异化设定考核目标,突出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实行分类考核,在导向上更加明确。强化平时考核管理,在分类建立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班子运行、现实表现、工作业绩等台账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了襄阳综合考评管理系统,全面覆盖了市直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实现了考评电子化、业绩透明化,形成了“倒逼”机制,在管理上更加科学。去年7月,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领导先后两次到我市进行专题调研;8月下旬,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在我市召开公务员日常考核工作现场会,观摩了我市综合考评管理系统,在全省推广我市经验。二是突出“管好”,加强过程管控。按照“年初建账、季度对账、半年查账、年底结账”的要求,实行目标监控责任制度、考评责任单位定期联系制度、目标完成情况月报送制度,强化对平时工作进度的监控,仅去年就先后向市委、市政府提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10份,组织召开了5次协调会,对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办,确保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及“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三是突出“用实”,树立考核结果的权威。坚持以用树导向、以用促发展,在强化激励上,根据实绩考核结果,先后分5批次,对9个集体和43名个人进行了授予“襄阳功勋奖”和记功表彰,并与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公务员年度评选评优挂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树立典型上,三年来全市实绩考核为“优秀”等次中的44个单位或个人经组织推荐受到省以上表彰。在选任干部上,领导班子职位出现空缺时,优先使用实绩考核排名靠前的干部,在县(市、区)党政班子优先选拔同职位考核排序前5名的干部,在市直单位优先选拔领导班子考核排序前50名的党政正职或党政副职干部。比如,今年初,我们根据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把连续多年实绩考核排序前列的市城建委“一把手”推荐到宜城市委主持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发展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群众反响很好。
  4、坚持从严要求,围绕发展强管理。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把“认真”作为干部管理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督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讲规矩、守纪律。一是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党政正职和重点岗位监督的实施意见》,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重点岗位和关键职务干部的日常监管,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打招呼、扯袖子,早提醒、早帮助。去年以来,我们根据领导干部平时表现,结合年度考核优秀票率等情况,按照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的不同职位及市直部门正、副职,全市年轻干部、女干部等类型进行综合排序,对综合排名后三名的干部,第一年提醒谈话,第二年诫勉谈话,第三年组织调整,并形成制度坚持。今年2月,我们对去年综合考评结果名次及各项测评情况靠后的部分县(市)区、市直单位的9名党政正职进行了警示约谈,对约谈同志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我们还依据实绩考核结果,对实绩不突出、综合排名靠后的11名班子成员,问责交流到其他班子,只任党委(党组)成员、不任实职,在干部队伍中产生强烈反响。二是强化专项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2011年来,省管干部、市管县级干部都认真填写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去年以来,对超职数、超规格配备干部、破格提拔干部、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一刀切”、挂职干部“空挂”、交流干部组织行政工资关系转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清理和监督检查。三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点是完善领导班子运行、议事决策的制度和机制,严格划分议事形式和职责权限,明确议事决定范围,促进了各级领导班子会议决策重大问题的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围绕贯彻民主集中制建设,以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为重点,新建各项制度391项,修订完善526项,初步形成了设计科学、衔接配套、务实管用、运转有序的制度体系。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党内互通情况和交心谈心等制度,班子成员之间自觉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做到思想上勤沟通,工作上多协调,决策上多商量。四是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去年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同志亲自倡导并在全市深入开展以“践行宗旨,争做好干部”为主题的“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带着感情为群众解决问题,深入推进“灵魂革命”,转作风、促发展、惠民生。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襄阳找到了新时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抓手;鸿忠书记、国生省长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并批示在全省推广。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等媒体对我市活动经验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
  三、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建议
  1、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的措施途径要进一步拓展。当前,干部培训资源大多集中在省级以上,市、县培训资源比较缺乏,培训的效果不佳。建议省委组织部统筹全省资源,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大领导干部调训和专题培训力度,提升县级及以上干部的培训层次和实效。
  2、领导班子选配的科学化水平要进一步提高。一是班子配备要“讲结构”但不能“唯结构”。在领导班子换届和届中集中考察调整时,注重领导班子的年龄、性别、专业等结构,是提高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需要。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过于强调结构性要求,一些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实际工作能力突出进不了班子,而结构需要的干部由于平时缺乏储备不得不降格以求,既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班子整体功能的增强。二是要把握班子配备时交流调整的比例。从我市2011年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情况来看,换届后,大部分政府班子的能力水平都要弱于党委班子。比如,有一个城区的政府班子成员全部交流了出去,岁数大一点的交流到了人大、政协班子,能力突出、表现优秀的重用到了党委班子,政府班子成员都是从外地交流过来或者是从乡镇和区直部门新提拔进来的,既没有工作的连续性,也还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其功能作用发挥差强人意。所以,政府班子的副职成员优秀的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任常委,不要都调整出去,造成政府班子整体功能的削弱。三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储备。要防止班子配备时一些紧缺急需的结构性干部无人可用,平时要注重年轻干部、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专业性干部的培养,保证在领导班子换届时有较为充足的选择空间。比如,在年龄结构上,一方面要从班子整体结构上按照“老、中、青”三结合的要求,注意培养和选配年轻干部;另一方面,从班子每一个具体职位上,尤其是党政正职职位,也要注意按照“老、中、青”三结合的要求,注意培养和选配年轻干部,保证上一级领导班子后继有人,有较为充足的来源储备。
  3、相关的干部选任工作制度需要进一步配套完善。中央强调要着力解决“唯票、唯分、唯年龄、唯GDP”问题,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也作出了一些原则性要求,如何在干部工作实践中切实防止“四唯”问题,各地都还在探索之中,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希望省里加强探索研究,及时总结提升形成制度成果,有力指导各地工作实践。
  4、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创新和激励措施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当前,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提拔调整来实现,特别是在当前严格班子职数管理、严禁任职年龄提前“一刀切”情况下,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实行严禁任职年龄提前“一刀切”后,对领导班子成员年龄结构梯次配备带来一定影响,进而造成班子结构断层的问题,也需要加大研究解决力度。建议上级党委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方面要畅通领导干部正常下的渠道,保证领导班子职数有一定的缺额;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尤其是抓紧制定出台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制度办法,实行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
  5、落实从严管理干部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当前,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强化从严治吏措施,“为官不易”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干部队伍风气大为好转,群众对干部队伍的满意度逐年上升。但有些地方干部监督的渠道还不够通畅,特别是一些干部思想上变质、犯错误,主要在“八小时之外”,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分散性,由于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对干部工作圈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家庭圈的情况缺乏深入的考察了解和监督,影响了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效。建议上级党委要加大研究探索力度,赋予干部监督机构更为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措施,加大平时监督力度,强化“八小时之外”的监督,进一步提升监督实效。
  领导班子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二)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常抓常新的重要课题。利通区委组织部在全区12个乡镇和5个区直单位党委836名在职干部中开展了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为主题的问题调查,对如何坚持和落实民主集中制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形成了相关调研报告。
  一、主要做法
  (一)学习与理论调研并举,培养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一是规范学习制度,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每月两次的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党纪法规和惠民政策。各基层党委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在抓好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同时,围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每月安排一次研讨交流、每季举办一次专题讲座、每天自学一小时、每月熟读一本书、每半年至少撰写一篇高质量理论或体会文章”的“五个一”活动,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规定篇目集中学、专题培训辅导学、结合实际灵活学、创新形式促进学的“五学”法,不断更新干部知识结构,增强学习效果。二是灵活培训方式,提高综合素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领导干部岗位职责需求,因人而宜开展培训活动。先后配合上级组织部门调训新任职处级干部、中青年干部、党外干部、妇女干部、乡镇党委书记110名;邀请自治区、吴忠市专家举办“四项监督制度”、西部大开发战略、“十二五”规划等专题培训班8期,培训领导干部1600多人次;注重在实践锻炼中提升干部素质,选派3名处级干部赴福建挂职,采取上挂和下派的方式,组织13名年轻干部挂任乡镇长助理或局长助理,安排460名机关干部到乡镇、村、社区、企业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工作经历,提高综合素质。三是注重理论调研,坚持学以致用。各级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在抓好理论调研的同时,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改进工作的举措、增强领导本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区委建立领导班子定期下基层调研制度,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乡镇、深入移民庄点、深入非公有制企业、深入社区调研基层工作;乡镇党委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民主管理等事关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深入群众开展调研走访;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按照“五访五问”、“四到四访”活动的要求,上门走访离任村干部、致富能手、特困户、困难老党员等,了解基层党员、群众的困难和要求。
  (二)坚持与创新制度并举,规范各级领导班子民主决策行为。一是坚持党委议事制度,强化领导班子民主决策理念。在常委会班子内部之间,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决策调查研究、重大问题请示汇报、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重大决策事项公开等制度,注意听取和采纳班子成员的意见,放心、放权、放手,以诚相见,坦诚相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求大同、存小异,不揽功,不诿过,创造了团结拼搏的工作环境。在基层干群关系上,全面推行乡镇、村领导干部的双述双评、群众直评乡镇(部门)领导干部、群众直评村干部等制度,不断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促进领导干部严格自律。在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换届中,充分发扬基层党内民主,采取“四轮遴选、四轮票决”的“公推直选”方式,限度地让群众参与其中。二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形成领导班子团结和谐的工作格局。利通区党委始终把民主生活会做为领导班子成员交流意见、统一思想、增进团结的有效平台,坚持做到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委书记带头述职述廉,自查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之间坦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强化班子成员的大局意识、规则意识、团结意识和协作意识,增进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与相互团结,切实形成了“党政班子上分,工作大局上合;班子成员之间分,指导思想上合;职责任务上分,目标方向上合;工作权限上分,关系协作上合;工作业务上分,制度要求上合”的“五分五合”工作格局。三是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明确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注重调动区人大、政府、政协、人武部、法检两院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支持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开展各自工作的基础上,凡是区委常委会都邀请人大、政协领导列席会议,凡是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都邀请区处级领导参与,严格贯彻“决策前,广泛征求意见;决策中,充分听取意见;决策后,及时总结经验”的“决策三步法”,切实规范党委工作运行机制,减少决策失误,为各级各部门作出表率。四是创新乡镇班子考评推优机制,激发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工作活力。在乡镇机关全面推行以“组织管理、自我管理,下级测评、同级互评、上级考评,对乡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进行推优排队”为主要内容的?“两管三评一推优”管理考核机制,对年度综合排名靠前的干部优先向上级推荐、优先选拔使用,对综合考核排名前三位的乡镇副职、站所负责人和一般党员干部分别纳入后备干部库,今年,从推荐的89名人选中筛选审定入库优秀后备干部57名,目前已择优提拔使用11名。探索建立乡镇党委换届“三评一考五不提名”考评机制,按照区级领导点评、区直部门考评、党员群众测评和绩效考核15:10:15:60的比例,对乡镇党委班子及班子成员确定的考评等次,对存在工作打不开局面、群众认可度不高、工作成效不明显、违反换届纪律、德的考核不称职五种情形之一的,一律不作为下一届党委班子成员候选人提名人选,区别运用班子及成员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考评结果,做到奖优罚劣,有效激发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今年共提拔优秀干部37名,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群众认可度不高的9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免职。五是创新推行“四权治理”机制,规范村级“两委”班子民主决策行为。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权,对事关发展、事关民生的重大事项,通过民主提议、村“两委”商议、民主议政日会议审议的程序进行明确。规范村民代表会议的决策权,把重大村务决策权交给群众,让广大村民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组织者和决策者,真正成为村里的“当家人”。落实村民委员会的执行权,支持并保障村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对重大决策事项,村委会按照明确目标、明确进度、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办理结果“三明确两”的要求组织实施;保障广大群众的监督权,综合运用决策监督、执行监督、村务财务公开、干部满意度测评等措施,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建立村务发言人制度,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村里的“新闻发布会”,向村民通报村级重大事项办理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主动亮出“家底”。每年年底,结合年度考核,组织开展“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让群众对村干部逐个评议打分,村干部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群众对村里的工作满意不满意自己说了算。
  (三)服务与监督措施并举,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一是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健全完善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制度,明确区委常委联系一个农村支部和一个企业支部,其余处级领导联系一个村(社区)党组织,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实现党建联系点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促。积极开展“下基层”活动,全区领导干部和机关党员编成15个工作队、130个工作组开展组团服务,集中力量为联系单位和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改进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落实责任谈心谈话。坚持“书记约谈”、“部长约谈”制度,做到任前鼓励谈、任中监督谈、离任总结谈、发现苗头提醒谈、出现问题诫勉谈,先后与乡镇党政正职、新进班子成员、新提拔干部、交流转任干部、退职的干部、差额考察对象、落选干部、任职时间长的干部、有思想情绪的干部、群众有反映的干部以及基层党组织书记等100多人进行了谈心谈话,全面掌握干部履职尽责、遵章守纪、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廉政勤政等情况,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勤政为民。三是强化措施督促检查。区委每年对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按照领导分工和部门职责进行分解、量化,明确完成时限和具体要求,并实行重大项目领导负责制和重大工作立项督办制度,采取联合督查、暗访督查、电话督查等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对全区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同时,以《督查工作》的形式适时对全区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切实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抓,督办部门专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机制。
  二、存在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全面把握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但一些班子成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暇顾及或忽视学习,对民主内涵和实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二是民主落实不规范。个别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上落实不力,该提交党委研究的中心工作、重大决策、重大案件处理、重大经费开支不提交研究,在抓大事、抓中心工作、管全局上,集体领导作用发挥不力;有的在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发扬民主不够充分,党委书记“拍脑袋、定调子”,其他委员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影响了党委集体决策水平,决策运行机制不够严谨规范。
  三是党性修养不够高。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党性修养高,就能在党内民主生活中自觉树立民主观念,养成民主的习惯,培养民主的作风,就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党内民主的经验、作风和传统带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带动自己工作领域的民主风气,形成浓厚的民主氛围;相反的,一些领导干部党性原则不强,认为有了民主,就没有了权威,听不进不同的声音;不能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不懂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道理,凡事“一言堂”,对待群众粗暴霸道,极大地影响干部群众对党内民主的潜在认识。
  四是监督机制不完善。党内监督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主集中制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在坚持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班子决策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尤其是对“一把手”权力行使监督不到位,还存在“一把手”“一言堂”的现象,对“一把手”决策失误导致的不良影响没有形成一套规范有效责任追究制度。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教育,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落实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意识。一是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新时期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具体要求和任务,着力在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教育上下功夫、作文章。创新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形式和载体,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搭建网络学院、党校集训、党建手机报三位一体的学习平台,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更形象化、生活化、经常化。二是加强领导班子民主理论教育。延伸领导班子教育内容,将民主集中制概念、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制度、民主生活会、党委议事会等内容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理论与实践教育,让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熟练掌握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党纪条款、基本程序,学会基本方法,增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的执行力。三是加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把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诫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导和激励领导班子勤政廉政、依法用权。
  (二)转变作风,培养一支群众满意、组织满意的领导干部队伍。一是增强党性修养锻炼。突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培育,扎实开展“党性标准学习讨论”活动,教育引导主要领导当好班长,不当家长;班子成员当好助手,不当对手,培养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善跳“集体舞”,游刃有余地运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制度,统领全局把关定向;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既注意尊重别人,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又注重团结那些持不同意见的成员,做到能容人、容言、容事,推动班子团结,用人格魅力赢得信赖和敬重,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二是科学考核评价干部的德。制定《关于加强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意见》,突出德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始终把干部德的考核评价贯穿于干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换届考察和任期考察等过程,广泛听取单位职工、群众代表、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等不同群体的评价意见,了解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从不同角度掌握干部德的现实表现,通过重用尚德者,冷落失德者。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完善干部选拔培养链,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锻炼、考核评价、选拔使用干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严肃区乡人大、政府和区政协换届纪律,深化“三评一考五不提名”换届考核机制,在选配各级政府领导班子时,充分考虑班子成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诸多要素,力求班子配备上做到结构合理、优劣互补,努力培养一支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领导干部队伍。
  (三)完善制度,规范领导班子民主决策与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一是完善民主决策制度。明确领导班子成员职责权限,规范决策分工、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深入开展群众直评领导班子活动,让权力在监督中正确运行。逐步建立决策责任制和决策失误追究制,明确规定班子决策中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以及实施责任追究的具体情况和处理办法,增强领导班子科学民主规范决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建立决策总结反思机制,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完善工作程序,切实把成功做法转化为理论成果。二是完善党内生活和情况通报制度。坚持重大事情党内通报,重要文件党内传达,重大问题党内讨论,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开辟和创新党内民主的新途径,引导党员广泛参与党内事务,不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搭建社会监督的有效平台。三是完善“一把手”权力监督机制。制定《关于加强对区直部门、乡镇党政“一把手”管理监督的实施办法(试行)》,运用自上而下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区直部门、乡镇党政“一把手”管理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将个人重大事项报告、重大问题民主决策、民主生活会、“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党务政务公开等制度规范纳入实施办法,保证民主集中制在党长期执政中发挥好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作用。

领导班子建设调研报告.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tA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