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导语】《中国石》是一篇阅读课文。全文以细腻而优美的文笔叙述了作者在戈壁滩上拣到“中国石”以及战士们精心保管“中国石”的故事,表达了战士们强烈的爱国之情。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词句和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继续练习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石”的形状,理解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热爱,体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中国石”是哪里的一块石头,为什么称它为“中国石”,并初步了解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及“中国石”的特点。
(二)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为了解课文扫清障碍。
(三)读懂每个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再练习划分段落。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个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练习划分段落。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按“预习”要求,了解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边防军战士称它为“中国石”,这是为什么?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的,哪些句子是描写“中国石”的样子的,画上记号。
(驻守在戈壁滩的解放军战士,拣到一块形状和祖国版图相似的石头,十分珍爱它,所以称它为“中国石”。)
2.自由读课文。在老师的辅导下结合句子的意思,通过查阅工具书,自学(可同桌议论)生字新词,并正音正字。
驻(zh))守:部队驻扎某地(课文中指戈壁滩)进行防守。
戈(g5)壁滩:“戈”的本意是古代兵器,也指姓。词意见教案后“资料”。
积聚(j)):积累。
姗姗来迟: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指人迟迟到来。课文中用来形容春雨延迟到初夏才下,表达战士们盼雨的心情。
洗润(r)n):润,湿润。课文中指戈壁滩被雨水冲洗得湿润起来。
大漠(m^):漠,沙石覆盖的地区。课文中指部队驻守的戈壁滩。
瑰(gu9)丽:瑰,珍奇。课文中形容戈壁滩雨后的朝霞异常美丽。
朝霞(xi2):霞,因受日光斜照而显出红、橙、黄等颜色的云。课文中指戈壁滩上日出时东方的云霞。
倾泻(xi8):泻,液体快流。课文中形容朝霞像从高处流下大量的水,很快布满了滩上。
*(lu%)露:*,露出,没有遮盖。课文中指滩上的石头没有东西遮盖,极易看出它们的光彩。
俯(f()身:俯,头低下。课文中指低下身子选择可心的石头。
咚咚(d#ng):象声词,像敲鼓的声音。
勒勒(l8)车:一种由牛或骆驼拉的板车,草原和戈壁滩比较需要。
邀(y1o):邀请。课文中指赶车的小姑娘邀请“我”到珍珠泉洗石头。
昭(zh1o)君出塞(s4i):(见教案后资料)
饮(y!n)水:饮,喝。课文中指昭君出塞路过珍珠泉边喝水。
苦涩(s8):涩,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课文中形容水又苦又涩。
肖(xi4o)形石:肖,相似。课文中指像雄鸡形状的天然石。“肖”,这里不要读“xi1o。”的音。
版(b3n)图:版,有文字或图形,供印刷用的底子。课文中指我国的领土。
不禁(j9n):禁,忍住。不要读成“禁(j@n)止”的“禁”的音。课文中指“我”看见肖形石像祖国版图,忍不住喊出“应该叫中国石”。
傲(4o)然:傲,骄傲和自豪。课文中形容像祖国版图的雄鸡,坚强不屈地挺立着。
不仅(j!n):连词,同“不但”,用在前一半句子,后一半句子里常用“而且”、“还”等呼应,表示句子的意思更进一层。
皱痕(h6n):课文中指“中国石”表面皱起来的印儿跟祖国大陆的地貌相似。
祁(q0)连山:我国青海省南部,甘肃省西部山脉,海拔4000米。
吐鲁番盆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我国最低的地方。盛产棉花、葡萄、哈密瓜。
依偎(w5i):偎,紧挨着。课文中指“台湾”、“海南”两颗肖形石,紧靠祖国大陆。
岛屿(y():屿,小岛。岛的总称,课文中指台湾、海南等。
稀罕(h3n):罕,少见。课文中指“中国石”是大家希奇少见的事物。这里的“罕”读时要儿化。
盛誉(y)):誉,名誉,名声。课文中指“中国石”获得“宝石”的极大荣誉。
奉(f8ng)为至宝:奉,尊重。课文中指把“中国石”尊重为最珍贵的宝物。
快慰(w8i):慰,安慰。课文中指战士夜里站岗放哨时,摸到“中国石”,心里就感到痛快和安慰。
3.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以下各字注意不要误读:
“散(s4n)布”和“散(s3n)落”的“散”读音不同;
“像看稀罕似(sh@)的”中的“似”,不要读成“s@”;
“虽(su9)然”的“虽”不要读成“su0”;
“大伙”的“伙”应读儿化韵。
(二)通观全文,在了解本课主要事件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练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提示:一种方法,确定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一种方法,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
步骤:先了解自然段共几句话;再了解每一句话说了什么;再看哪一句是主要的,并画上记号。概括自然段段意时,可以摘录原句,可以把重点词语、短句拼凑成一两句话,或根据主要内容,编写段意。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战士们常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第2自然段: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奔出营房拣石头。
第3自然段:我把可心的石头一颗颗拣起来。
第4自然段:赶车的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头。
第5自然段:我们舀泉水洗石头,发现一块像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
第6自然段:“中国石”正像祖国版图——傲然挺立的雄鸡。
第7自然段:“中国石”表面皱痕与祖国大陆地貌相似。
第8自然段:大伙精心保管“中国石”。
第9自然段:“赛石会”上,“中国石”赢得了“宝石”的盛誉。战士们感到祖国就在我们身边。
2.引导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①内容一致或紧密相关的应归并为一大段。(一般表现为相关的地点、相同的时间或较集中的情节。)②个别自然段跟其他自然段既不好保持一致,也不紧密相关,有独到的意思,就单独“提升”为一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战士们常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第二段(第2~7自然段):我拣到一块“中国石”。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
3.议论一下为什么这样分段:
①第1自然段为什么需要独立成段(第一段)?
(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开头,它交代了两点:战士们驻守的戈壁滩上,沙海和碎石是环境特点。因此,战士们拣石、赛石就成了他们的重要活动内容。这一段既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环境特点,又总括说明课文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石”的故事做了铺垫。)
②为什么第2~7自然段可以归并为第二段?第8、9两个自然段可以归并为第三段?
(第二段从第2~7自然段,写了拣“中国石”的经过。第三段,也就是第8、9两个自然段,写了大伙兴奋地观赏“中国石”,精心保管“中国石”和“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夺魁。从时间和地点的转换上,也不难看出两个段落的不同:前者是一个初夏的早晨,地点在营房以外的大漠之上;后者是在“我”拣到“中国石”之后,已经回到了哨所,以及“在以后”的“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取胜和对大家的鼓舞等,是哨所里的活动。)
4.小结。
根据表达的需要,文章一般都要分段的。学习分段,归纳段意,是读懂全文,领会内容的必要手段。练习好分段、归纳段意,重要的是要先通观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再认真读懂每一个自然段,通过归并自然段,划分段落;再从自然段的归纳、提炼中,抓住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大段段意。
(三)质疑问难后,指名读课文(注意自然段、特别是大段之间,停顿时间要长些。)
【篇二】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傲然”“酷似”“盛誉”“快慰”“姗
姗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课文描写中国石和表现战士喜爱中国石的部分。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
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
等等)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
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三、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这一课生字较少,请同学们先各自将课文中的生字读几遍,然后将课
文读一遍。
2.出示下列生字词练读。
g5j)gu94oku4h3nw8i
戈壁积聚瑰丽傲然挎包稀罕快慰
g3ngsh1nb3nj9nqu2nj!ny)
站岗姗姗来迟版图不禁拳头不仅盛誉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学生能否读正确。
4.默读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5.具体写拣石和发现“中国石”经过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分为几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战士经常拣石头,“我”也成了石头迷。
第二段(第二至七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到大漠上拣石头,一位小姑娘带“我”到珍珠泉洗石,我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
第三段(第八、九自然段):讲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们生活的环境,“我”成为石头迷的原因。)
2.我们驻守在什么地方?(戈壁滩)戈壁滩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来回答?(“举目是无边的沙海,上面散布着漫滩的碎石头”)“驻守”是什么意思(驻扎防守)联系上下文想想“举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漫滩”换个词语来说就是什么?(遍滩、全滩)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我”怎么会成为石头迷的?(因为“我”驻守的戈壁滩上布满碎石,连队里又常常举行赛石会,所以“我”渐渐成了石头迷。)
4.齐读第一段。
五、识记生字字形,书写生字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给第一段分层
1.指名读2至7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是分几层意思来写的?
2.讨论分层。
可分三层。第一层(2、3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到哨所前的戈壁滩上拣石头(即拣石)。第二层(4、5、6自然段):讲一位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我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即洗石并发现“中国石”。第三层(第七自然段):讲仔细端详“中国石”。
3.指名分层朗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二段
(一)讲读二、三自然段(第一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拣石头的?为什么说这正是拣石头的好机会?(因石头经雨水冲洗更为光洁,容易发现好石头。)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结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释下列词语。
“瑰丽”就是异常美丽。“倾泻”原是指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这里是照射的意思。“*露”指没有东西遮盖。“珠光玉彩”是说珍珠美玉的光彩。
4.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挺拨、繁茂的白杨,*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
5.“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小精灵一般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有超人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
6.齐读二、三自然段。
(二)讲读4、5、6自然段(第二层)。
1.指名读4、5、6自然段。思考:“我”怎么会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发现“中国石”的?
2.小姑娘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为经泉水洗过的石头特别清亮)关于珍珠泉有什么传说?谁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
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珍珠”,为什么前面一个不加引号,后面一个却加上引号?(前一个是指真的珍珠,后一个指白花花的水)4.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
(三)讲读第七自然段(第三层)。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
2.发现“中国石”时,“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小姑娘惊叫,“我”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
3.“我”和小姑娘分别从中国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为什么我们找的地方不一样?(两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四)朗读第二段。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讲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第八、九自然段,思考:战士们是怎样精心保管“中国石”的?
2.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们对“中国石”的珍爱?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词句。
3.结合学生汇报解释下列词语。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嘱咐”指告诉对方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谁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4.战士们为什么那么精心地保管“中国石”,那么珍爱“中国石”?(因为它酷似祖国版图,在战士们眼里,它代表祖国。)
5.在以后的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夺魁并赢得“宝石”的盛誉。“屡屡夺魁”和“盛誉”是什么意思?(“屡屡夺魁”就是一次又一次夺得第一,“盛誉”就是很大的荣誉)为什么“中国石”能屡屡夺魁并获得“宝石”的盛誉?(因为“中国石”代表祖国,特别珍贵)
6.哪个词语突出了“中国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为至宝)“奉为至宝”是什么意思?(当作最珍贵的宝物)
7.课文中说在“我”寂寞和孤独时,“中国石”给了“我”温暖和快慰。“快慰”是什么意思?(高兴而心里感到安慰)当“我”寂寞时,捧着“中国石”会想些什么?当“我”夜里站岗感到孤独时,摸着“中国石”又会怎么想呢?
8.驻守戈壁滩生活很艰苦,但战士们为什么会觉得苦中有乐?“因为‘祖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里的两个“祖国”分别指什么?(前一
个指“中国石”,后一个指祖国。)为什么说祖国在我们心中?(看到“中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保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
9.齐读第三段。
二、练习朗读课文
三、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我”在拣的石头中发现了一块酷似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及战士们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七、作业背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书写生字词。
正在阅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石》教学设计10-26
2018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目:绿意的生活06-02
澳大利亚留学悉尼科技大学申请条件10-01
教师工资改革教师工资上调最新政策201702-02
学校后勤管理个人工作计划03-30
山中访友读后感400字三篇01-29
五一节短信问侯语05-14
2018年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考研真题A卷(Word版)10-24
2023年清明节日记02-25
初二春节作文700字:放烟花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