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小松鼠找花生教案]一年级语文教案科学童话《小松鼠找花生》

副标题:一年级语文教案科学童话《小松鼠找花生》

时间:2024-05-26 07:3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年级# 导语】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华罗庚(数学家):“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苏步青(数学家):“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理科界的前辈都让我们要好好学习语文,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在平时学习中只重视数理化加英语而忽略了我们最为重要的语文呢?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学童话,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下面是其教案,欢迎参考: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观察画面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知道花生是在地下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花生是长在地底下的,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花生是长在地底下的这一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课本插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吃过花生吗?那你们知道花生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吗?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是——《小松鼠找花生》,小朋友能否帮助小松鼠解决“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评价。

  3.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把它多读几遍。

  4.同桌检查读

  (1)、检查读生字的情况。

  (2)、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5.检查反馈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读得不够好的,鼓励其他同学帮助。

  (2)、开火车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数一数,课文分为几个段落。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顺。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

  4.指名读,学生评议。

  5.齐读课文。

  四、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小松鼠的期待

  (1)、指导学生观察文中第一幅图。

  (2)、指名读1~3自然段。

  (3)、思考讨论:金*的小花是什么花?小松鼠为什么高兴?他在期待什么?

  (完成训练:这是______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______;等结了果,摘了花生______;期待花生______。)

  (4)、还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2.小松鼠为什么感到奇怪?

  (1)、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的小松鼠与前一幅图有什么区别。

  (2)、学生自由朗读剩下两个自然段。

  (3)、指名读小松鼠的话,并表演其动作。

  (4)、讨论:小松鼠为什么感到奇怪?

  (完成训练:小松鼠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了,也______。)

  (5)、全班反馈。

  3.迁移训练:同学们知道花生到哪里去了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拓展课文,实践感知

  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观察一下自家的田地,看看还有什么是长在地底下的呢?长在树枝上的又有哪些呢?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巩固

  1.同桌互读。

  2.指名读。

  3.全班齐读。

  二、识记生字

  1.出示我会认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2.指名认读,领读。

  3.交流识记方法

  (1)、你觉得哪些字容易记?学生说说是怎么记的。

  (2)、其它难记的,听听别人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给生字口头组词。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打乱顺序,指名认读生字。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3.学生观察字形,分析结构。

  4.师范写,指导学生写好重点笔画。

  5.学生描红、临写。

  6.学生独立书写生字,师巡视指导。

  7.学生互评并修改。

  四、总结课文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16.小松鼠找花生

  小松鼠:高兴→着急→奇怪

一年级语文教案科学童话《小松鼠找花生》.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tF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