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 导语】为了各位考友能够更好地复习应战,®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带来2018年出版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点:常用虚词,希望能对各位的备考有帮助。
如果说实词是人体的骨肉,那么虚词就是人体的经络和血脉。在古代汉语中,虚词不仅在行文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们的阅读也有重要影响。正确掌握虚词的基本用法,有助于阅读文言文。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有很多,这里只挑选最为常见的一些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四组,来说明它们的主要用法。
一、“以”“为”“于”
(一)以
“以”一般作介词,有时作连词。“以”作介词时,一是可引出动作行为发生时所依赖、借助的事物或遵循的准则,可译为“用”“凭”“按照”等。例如:
①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难势》)
译: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②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盐铁论·利议》)
译:所以根据言论来举荐人,如同根据马毛来考察马。
③礼法以时而定。(《商君书·更法》)
译:礼法要按照当时的形势来制定。
二是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因为”“由于”等。例如:
④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孙膑因为这件事扬名天下,世间流传着他的兵法。
“以”作连词,一是表示目的或结果,可译为“以便”“来”等。例如:
⑤楚人伐宋以救郑。(《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译:楚人攻打宋国以便解救郑国。
二是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又”等。例如:
⑥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译:他们责备自己严格并且全面,他们对待别人宽容并且简单。
三是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例如:
⑦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译:晋侯、秦伯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没有礼貌,而且背叛晋国勾结楚国。
(二)为
“为”多作介词。作介词时,一是引出动作行为发生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为了”“给”“向”等。例如: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
译:庖丁给文惠君解剖牛。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潜《桃花源记》)
译:不能向外人讲啊!
二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例如: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天论》)
译:自然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尧才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消亡。
三是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例如:
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译:兔子不可能再得到,自己反被宋国人嘲笑。
“为”还可作语气词,用于句末,可译为“啊”“呢”。例如:
⑤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逍遥游》)
译:天下对于我没有什么用处啊!
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译: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
(三)于
“于”一般作介词。一是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可译为“在”“到”“从”“向”“对”等。例如:
①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译:孔子在这天哭过,就不再唱歌。
②声名光辉传于千世。(《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译:声名光辉流传到千秋万代。
③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孟子·梁惠王下》)
译:老百姓认为您将从水火当中把他们拯救出来。
④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论语,述而》)
译: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
二是介绍相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例如: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苟子·劝学》)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的蓝色叶汁颜色更青。
三是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例如:
⑥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盐铁论·险固》)
译:所以有准备就可以制 服别人,没有准备就被别人制 服。
二、“而”“则”“与”
(一)而
“而”一般作连词。“而”作连词,连接词、词组或分句,一是表示并列关系,有时可以译为“和…‘而且”,有时可不译出。例如:
①蟹八跪而二螯。(《苟子·劝学》)
译:螃蟹有八条腿和两个螯。
②宰予之辞,雅而文也。(《韩非子·显学》)
译:宰予的言辞,既典雅又具有文采。
二是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于是”“因而”等。例如:
③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萄子-议兵》)
译: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锣声就后退。
④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韩非子·五蠹》)
译:有位圣人出现,教人们在树上构筑住处来避免各种动物的伤害,因而人民爱戴他。
三是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等。例如:
⑤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吕氏春秋·察今》)
译:船已经走了,但是剑没有动。
⑥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
译:地位高却没有一点功勋,待遇优厚却没有一点功劳。(按:奉,通“俸”。)
四是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若”等。例如:
⑦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译:营仲如果懂得礼,谁还不懂得礼?
五是连接状语和谓语,不必译出。例如:
⑧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译:河曲智叟笑着制止愚公。
(二)则
“则”一般用作连词。一是连接分句,表示连贯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等。例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在朝廷里做大官,就为百姓担忧;住在偏远的江湖上,就为国君担忧。
②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聊斋志异·促织》)
译:每当听到琴瑟的声音,便合着节拍起舞。
二是表示某种情况被发现时已经产生、出现,可译为“原来已经”“原来”等。例如:
③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译: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他们,追到黄河边,他们原来已经在船上了。
三是连接分句,表示转折,可译为“反而”“可是”“但”“却”等。例如:
④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译:想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⑤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柳宗元《黔之驴》)
译:黔地没有驴,有个好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运到后却没有用处,就把它放在山脚下。
四是连接分句,表示让步或假设,可译为“倒是”“如果”“假如”。例如:
⑥善则善矣,未可以战。(《国语·吴语》)
译:好倒是好,但还不能够作战。
⑦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
(《史记·项羽本纪》)
译:谨慎地防守成皋,假如汉军想挑战,一定不要同他们交战,只要不让他们东进就行了。
(三)与
“与”可以用作连词,也可以用作语气助词。“与”作连词时,一是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例如: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译:我和你们尽力消除险阻。
二是连接分句,表示选择,可译为“与其”。例如:
②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译:与其让人家杀我,宁可自 杀。
“与”作语气助词时,用于句末,可译为“吗”“呢”。
例如:
③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译:这是谁的过错呢?
④人可铸与?(《扬子·法言》)
译:人能培养好吗?
三、“所”“者”“之”
(一)所
“所”可用作结构助词,一是与后面的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的时候”等。例如:
①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译:那北陵,是文王曾避风雨的地方。
②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论衡·订鬼》)
译:三年里没有见过活牛,见到的牛都是死牛。
二是用在动词前,常与介词“为”构成“为……所”格式,表示被动。例如;
③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译:那些说直话的人不被人们所客忍。
(二)者
“者”作结构助词时,附着在词、词组后面组成名词性词组,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例如:
①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粱惠王上》)
译:不肯干的人和不能干的人在现象上有什么不同呢?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杂说》)
译:马一天能跑千里的,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dan)粟。
③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孙膑兵法·月战》)
译: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得不到,即便打了胜仗也会有灾祸。
“者”作语气词时,一是用在句中或旬尾,表示停顿,提起注意,可不译出。例如: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苟子·王制》)
译:国君好比是船,老百姓好比是水。
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译:北山愚公年龄将近九十。
二是用在疑问句末,可译为“呢”。例如:
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
译:谁给大王献的这个计策呢?
(三)之
“之”一般用作结构助词或语气助词,还可以标志宾语前
置。“之”作结构助词时,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
“的”。例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译: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②无稽之言勿听。(《尚书一大禹谟》)
译:没有根据的话不要听。
“之”标志宾语前置时,不必译出。例如:
③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书·更法》)
译:前代推行教化各不相同,该效法哪个时代?帝王们遵循的礼制互不重复,该遵循哪个礼制?
“之”作语气助词时,也不必译出。例如: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僖公三十年》)
译:我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不能有所作为了。
⑤帐恨久之。(《史记·陈涉世家》)
译:愤愤不平了好久。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其成为整个句子的成分或复句的分句,不必泽出。例如:
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我有了孔明,就如鱼儿有了水。
四、“也”“矣”“焉”“乎”“哉”
(一)也
“也”一般用作语气词。一是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一般不译出。例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②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译: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二是用在疑问句末,可译为“呢…吗”等。例如:
③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译:又怎么能发现狼的去向来指示您的鹰犬呢?
④礼岂为我辈设也?(《世说新语·任诞》)
译:礼难道是为我们设立的吗?
三是用在句中或分句句末,表示停顿,可不译出。例如:
⑤今也国无常道,官无常法,是以国家日缪。(《慎子·威德》)
译:现在国家没有固定的治国方法,官吏没有固定的法律制度,因此国家一天天混乱。(接:缪,通“谬”。)
⑥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
译:而且你与其跟随逃避坏人的人,哪里比得上跟随逃避社会的人呢?(按:辟,通“避”。)
四是用在感叹句末,加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如:
⑦夫子日:“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译: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苛政比老虎还凶恶啊!”
(二)矣
一般来说,“矣”都作语气词。一是用在陈述句末,可译,“了”或不译出。例如:
①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
译:他的儿子跑去看拔过的禾苗,禾苗已经枯萎了。
②人主使其民信此如日月,则无敌矣。(《商君书·弱民》)
译:国君能让他的臣民相信这些如同相信日月一样,那就无敌于天下了。
二是用在疑问句末,可译为“呢”“吗”“了”等。例如:
③何如斯可以从政矣?(《论语·尧日》)
译:怎样才可以管理政事呢?
④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四》)
译:年龄多大了?
三是用在祈使句末,可译为“吧”“了”等。例如:
⑤已矣。勿言之矣!(《庄子·人间世》)
译:停止吧,不要说了。
四是用在感叹句末,可译为“啊”“了”等。例如:
⑥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译:你不聪明得很啊!
⑦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马中锡《中山狼传》)
译:你固然是个仁慈的人,但愚蠢得也太过分了!
(三)焉
“焉”一般用作语气词或用作词尾。“焉”作语气词时,一是用在陈述旬末,可不译出。例如: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译:从冬季到夏季,才往返一次。(按:反,通“返”。)
②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译:将有西边来的军队越过我国,袭击它,一定大获全胜。
二是用在疑问句末,可译为“呢”等。例如:
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盂子·粱惠王上》)
译:大王如果可怜牛无辜而被宰杀,那么为什么还在杀牛杀羊之间作选择呢?
三是用在旬中,表示停顿,可不译出。例如:
④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
译:南方有种乌,名叫蒙鸠。
⑤欲择才焉而立之。(《左传·襄公十年》)
译:想选择有才能的人,把他立为继承人。
“焉”作词尾时,一般是作形容词词尾,可不译出。例如:
⑥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苏轼《赤壁赋》)
译: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
(四)乎
“乎”可用作语气词,也可用作词尾,还可用作介词。“乎”作语气词时,一是用在疑问或反问句末,可译为“吗”“呢”等。例如:
①丈夫亦爱怜其幼子乎?(《战国策·赵策四》)
译: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我是学习他的道啊,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生年是在我之前还是我之后呢?
二是用在感叹句末,可译为“啊”“呀”等。例如:
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谁知道赋敛的毒害,有比这毒蛇还厉害的啊!
三是用在祈使句末,可译为“吧”等。例如:
④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四》)
译:希望您念及先王的宗庙,姑且返回齐国来统帅万民吧!
“乎”作词尾时,一般是作形容词词尾,可不译出。例如:
⑤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译:浩浩荡荡像凭借空气驾御着风一样而不知道它停歇的地方。(按:冯,通“凭”。)
“乎”作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用法相当于“于”,可译为“在”“到”“向”“从”“对”等。例如:
⑥《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译:《春秋》为什么从隐公开始?
⑦楚人生乎楚,长乎楚。(《吕氏春秋·用众》)
译:楚国人生在楚国,长在楚国。
⑧鸡呜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孟子·公孙丑上》)
译:鸡鸣狗叫相互可以听到,而且一直达到四方边境。
⑨敢问夫子恶乎长?(《盂子·公孙丑上》)
译:请问老师对什么最擅长?
(五)哉
一般来说。“哉”都作语气词。一是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例如:
①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译:我偏偏不能与这个人生活在同一时代啊!
②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
译:仲由,你真粗鲁呀!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大概都是存而不论。
二是用于疑问句和反问句末,可译为“吗”“呢”等。
例如:
③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谏逐客书》)
译: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
④天下岂有常法哉?(《淮南子-汜论训》)
译:天下难道有固定不变的法吗?
三是用于陈述句末,有时可译为“啊”,有时不必译出。
例如:
⑤秦有安邑,则韩魏必无上党哉。(《战国策·秦策二》)
译:秦国占有安邑,那么韩国、魏国必定会失去上党。
⑥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左传-昭公十二年》)
译:给君王啊!周天子不贪爱鼎,郑国哪敢贪爱田地呢?
四是用在祈使句末,可译为“啊”“吧”等。例如:
⑦君其勖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您努力吧!
2018年出版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点:常用虚词.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