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机关遴选面试热点示例及参考解析

时间:2023-01-13 23:1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遴选# 导语】遴选笔试结束,考生要注意面试的备考,为了方便大家有效的备考,那么,©文档大全网为您精心整理了2023年中央机关遴选面试热点示例及参考解析,供大家的参阅。如想获取更多面试的备考资讯,请关注©文档大全网的更新。
117.jpg

1.2023年中央机关遴选面试热点示例及参考解析 篇一


  热点背景: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等,为后续工作指明方向。其中规划提到,加强图书出版物价格监督管理,推动图书价格立法,有效遏制图书出版物销售恶性“价格战”,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模拟示例: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图书出版物价格监督管理,推动图书价格立法,有效遏制图书出版物销售恶性“价格战”。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表明对“规划”的总体态度。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此举是响应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图书行业的积极探索,需要持续完善,充分保障落实。

  2.分析“规划”出台的积极意义。

  (1)保障消费权益。不正当的销售“价格战”,必然难以保证图书的质量,其结果是支付价格与商品价值之间存在差距。此外,“恶性”竞争会让平庸的书籍大行其道,高质量的书籍价格不减反增,消费者要获取高质量的书籍必然需要高额的费用。

  (2)规范市场秩序。网络“巨头”零售额占比巨大,利用市场地位逼迫出版社抬高价格,然后加大平台折扣力度,获取消费者青睐,扰乱了正常秩序。加强出版物价格监督管理,可以保障其价格的公开透明,合情合理。

  (3)健全法律法规。“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出版业乱象层出不穷,部分原因在于法律法规缺失。推动图书价格立法工作有序实施,从法律层面约束图书出版行为,根本上杜绝行业乱象,推动依法治国不断形成。

  (4)建设书香社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只有出版行业的规范发展,才能提供阅读的必要条件,培养人们阅读的习惯,提高国民综合素养。

  3.提出“规划”落实的具体建议。

  (1)制定合理价格。政府需要充分调研,综合评判,让图书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既让消费者接受图书价格,也让出版社和实体书店保障收入来源。

  (2)畅通监管渠道。多管齐下,多方协作,利用政府邮箱、市长热线、官方留言等方式,及时获取投诉举报信息,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联合执法,严肃处理。

  (3)做好宣传引导。通过官方网站、媒体等,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不贪图小利,了解知识的价值,为知识“付费”。

2.2023年中央机关遴选面试热点示例及参考解析 篇二


  热点背景:

  连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把文化“种子”送下乡,让乡村文化火了起来。志愿者们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教群众学习毛南民歌、舞蹈、古典舞手位以及化妆技巧;同时还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舞蹈、声乐、书法、戏剧等培训班,让民族文化“生根发芽”,不仅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模拟示例:

  近日,某地组织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开展文化“种子”送下乡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捧。文艺骨干亲身示范、现场教学民歌、舞蹈、以及化妆技等,群众热情高涨认真学习现场热闹非凡,“文化下乡”极大改变了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1.表态。

  文化“种子”送下乡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不仅为基层群众送去了精神食粮,也为“基层文化”振兴奠定了基础,因此文化“种子”下乡的实施意义重大。

  2.文化“种子”下乡的意义。

  (1)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文化送下乡激活了基层群众的文艺种子,让群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学习先进文艺技巧,让群众农闲时有了很多娱乐的选择,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

  (2)滋养了乡村文化传播的土壤。在当下很多优秀的乡村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通过文化下乡能够让文艺工作者把传统的文艺教授给基层群众,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让乡村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

  (3)拉近了群众与政府的距离。文化下乡是一项惠民工程,体现了政府对于基层群众的关爱与关怀,通过文化下乡能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的工作,拉近干群关系。

  3.当前文化下乡存在的问题。

  (1)文化下乡内容“同质化”明显。各地之间文化有较大的差异性,也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文化下乡的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照抄照搬其他地方,导致文化内容趋同,缺乏地域特色。

  (2)文化下乡群众“被动”接受。文化下乡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但是很多地方为了省事不做调查,不听群众意见,导致活动的内容很难受到群众的喜欢,最终只能被迫接受,群众参与感较低。

  4.如何推进文化“种子”下乡工程。

  (1)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文化“种子”下乡要与本地的文化高度结合,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本地的文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邀请的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进行相关业务的培训,增强地域特色。

  (2)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由政府“送菜”变为群众“点菜”,根据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确定文化的内容,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让文化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落地生根。

  (3)多元方式巩固下乡效果。通过设立长期的文化交流形式,如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利用文化书屋等资源进行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营造乡村文化氛围,让文化不仅下乡,还要留在乡村,激发乡村自主学习和吸收、利用温暖的沃土。

3.2023年中央机关遴选面试热点示例及参考解析 篇三


  热点背景: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承载着农业灌溉和内河运输的功能,更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上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随着几十年的大开发,长江生态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出现了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

  新年伊始,J省在政府报告中指出,2022年将推进污染治理“4+1”工程,进一步强化对于长江岸线生态的优化和治理工作,打击非法捕捞,落实好十年禁渔工作,保护长江的生物多样性,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生态景观带,永葆长江母亲河的生机与活力。

  模拟示例:

  20xx开年伊始,J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长江的生态修复工作,打击非法捕捞,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生态景观带。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1.表达观点。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承载着农田灌溉和内河运输的功能,更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上意义重大。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大建设大开发,长江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加强对长江的生态修复工作,体现出当地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

  2.分析长江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上游毁林开荒、滥砍滥伐以及围湖造田,地表植物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2)洪涝灾害频发。一方面由于流域广、水量大、河道弯曲、泥沙沉积等自然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滥砍滥伐、围湖造田,使得调蓄洪水能力减弱。

  (3)生物多样性面临挑战。大量工业废水的污染、频繁地捕捞,威胁着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大坝的建立阻碍了许多鱼类的溯游繁衍。

  3.分析修复长江生态的意义。

  (1)保护生物,永葆长江生机活力。创造更利于水生生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减少非法捕捞,保护长江的生物多样性。

  (2)美化环境,提升市容市貌。改变过往的脏乱差,实现风景美如画,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生态景观带。

  (3)减少灾害,提升人民幸福感。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不仅有利于两岸种植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4.阐述如何修复。

  (1)法制兜底。各级政府部门要对长江流域各类生产、建设、开发等活动进行约束,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2)多元参与。构建政府统筹、企业负责、全民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各地区、各部门联合执法,企业与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加强对于长江的生态保护。

  (3)科学治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于长江生态数据进行动态监测,科学化治理,及时通过电子信息平台进行对外公布信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tmB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