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三大风俗_关于清明节的三大习俗

副标题:关于清明节的三大习俗

时间:2021-12-27 14:27:5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明节# 导语】如果说清明节因祭祖扫墓而凸显出它的节日品格,那么郊游踏青就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展示清明节的节日文化。下面©文档大全网就给大家介绍下关于清明节的三大习俗,欢迎阅读!




清明节的蹴鞠习俗【1】


  下面再说一说蹴鞠。“鞠”是一种皮球。“蹴鞠”即用脚去踢球,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据《说苑》记载,相传为黄帝发明,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鞠”在战国时代已开始流行。当时的鞠“以皮为之,中实以毛”。唐代用动物的膀胧为球胆,内中充气,增加了球的弹性,可拳打脚踢。


  大约在汉代有了蹴鞠的专著《蹴鞠经》。唐宋时出现蹴鞠的专门组织球会“圆社”。杜甫“十年蹴鞠将雏运,万里秋千习俗同”的诗句说明在唐朝时,清明蹴鞠已十分兴盛。


  唐人仲无颜在《气球赋》中描写了足球赛的情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以丸走,乍陵空似月圆”。当时的球赛有两人对踢的“白打”,即以踢的花样和次数多少决定胜负;亦有三人踢的“官场”。到了宋代,开始使用球门,同时有了评判胜负的裁判员,此为现代足球的前身。蹴鞠不仅在民间十分流行,在宫内也是如此。韦庄在《长安清明》中说:“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王建在《宫福必中亦说:“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


  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中“遥闻击鼓声,墩鞠军中乐”的诗句,说明除了民间和宫廷,军队中也开展踢球活动。


  据说唐嘻宗非常喜欢踢球,他曾对徘优石野猪夸口说:·腾若步打进上,当得状元。”宋徽宗也非常喜欢墩鞠,高休之所以深得徽宗宠信,并被封为太尉,就是因为他“踢得好脚气球”。可见在唐宋时期,这项节日活动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此外,古人的清明节节日活动还有很多,比如拔河、斗鸡等等,这些都流传至今。





清明节的踏青习俗【2】


  清明,是个踏青的好季节。考察一下唐代的寒食节,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关于踏青郊游和与之相关的各种节日游戏活动的记载。说起在寒食节形成这种踏青郊游的习俗,实在是合情合理。


  试想在那个春光明媚的节气里,一扫寒冬带来的凉意,万物复苏,芳草青青,怎能不让那些在郊外祭扫完先人墓碑的人们流连徘徊?加之唐时寒食节是有“休假”规定的,这样一个又有充裕时间,又有合适场所、节气的出游机会,相信人们自然不会虚度吧。可随着这种扫墓完毕就在郊外踏青的行为在全国的蔓延,唐王朝开始担心那些人将扫墓看淡转而趋向于出外游玩,这显然与最初引入这个节俗不符。于是,唐王朝政府三令五申,不许扫墓时游玩作乐,在此举几个例子,比如白居易在《和春深》这首寒食诗中就曾写道:“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荡秋千、踢球、开怀畅饮,诗中为我们呈现出如此欢乐喜气热闹的景象,这又在哪点上能合了李唐王朝颁布的“不得作乐”的规定呢?换言之,放达的唐朝人的生活又怎能受到一纸条文的制约呢?张籍在《寒食书事二首》中云:“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舞爱双飞蝶,歌闻数裹鸢。”孟郊的徕食》诗中也写道:“一日踏青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看来个性张扬的唐人,在寒食节到了郊外,在祭奠先人的同时,是绝对不会放过娱乐畅快的大好时机的。


  宋代每遇寒食、清明,市民常常倾城而出,典籍记载汁京“四野如市”,真是一派壮观奇景,真有些元宵节花市、灯市的味道。“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春游最盛。”游人“至暮不绝”,“贵游巨室,皆争出游,谓之‘探春’。”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样一个热闹的节日里,等级制度也变得不那么森严,试想在人山人海中哪还能分得清贫贱富贵,又有谁会在意平日里那高高在上的“贵游巨室”呢,真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啊!宋代诗人吴佳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鸢。”正是对这景象的极佳概括啊!


  和踏青相关,清明还出现了戴柳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百戏表演等一系列活动。唐人曹松在《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校书郊外闲游》一诗中写道:“寒节钟陵香骑随,同年相命楚江循。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鞠儿。何处寄烟归草色,谁家送火在花枝。银瓶冷酒皆倾尽,半卧垂杨自不知。”可见戴柳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拔河、斗鸡、百戏表演等节日文化已经形成了。





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3】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唐代诗人高骄写有《风筝》一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入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风筝真正的命名,《询刍录》记载: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对、后于鸢首以竹为笛,风入笛管发出悦耳之声,好似“筝”鸣,俗称风筝。


  起初只限于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赏,到了宋代以后,才成为民间群众喜爱的一种活动。风筝既是一种美丽的民间工艺品,又是大众娱乐品,历来受到文学家的传唱。《北京竹枝词》也对风筝有生动的描绘:“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习上碧云端。”早在清朝时,风筝已在扎、糊、绘、放四艺上发展到相当精致的程度。曹雪芹在北京西山“穷居著书”时,细究风筝扎糊之法,还写了《南鹞北鸢考志>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翼燕、双鲤、彩蝶、螃蟹、宠妃、双童等四五十种风筝的扎、糊、绘、放等技法和工艺。


  此外,古代放风筝又是与祛晦气联系在一起的。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红楼梦》中就有这样一段描写:林黛玉不忍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李纹劝她:“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而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又劝阻:


  “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可见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去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沽上别人的晦气。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


  


关于清明节的三大习俗.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w3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