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时间:2022-12-11 03:14: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 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文档大全网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词类活用

  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

  诡踪迹(形容词作动词,诡秘,隐蔽)

  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

  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

  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

  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

  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作动词,抚慰)

  众不能堪,而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倒地)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

  不敢复有株治(动词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

  则尽其天年(形容词作动词,享尽)

  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作动词,作记)

  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

  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削弱)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损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名词使动用法,使……为边境)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

  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怒发上冲冠(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

  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

  舍相如广为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

  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弹)

  秦御史前书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承担)

  归璧于赵(使动用法,使……归)

  臣请完璧归赵(使动用法,使……完整)

  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逼迫)

  秦王恐其破璧(使动用法,使……破)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使动用法,使……坚明,坚守,恪守)

  毕礼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完毕)

  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

  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

  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

  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豪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使动用法,使……纳入)

  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

  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

  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

  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

2.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方丈,古:一丈见方今:庙宇里的住持)

  2、墙往往而是(往往,古:到处今:经常)

  3、余自束发(束发,古:表示儿童今:扎头发)

  一词多义

  1、始

  室始洞然(副词,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副词,起初,起先)

  2、过

  日过午已昏(动词,偏过)

  大母过余曰(动词,探望)

  从轩前过(动词,经过)

  3、置

  顾视无可置者(动词,放置)

  内外多置小门(动词,设置)

  4、而

  余扃牖而居(连词,表修饰)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

  墙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

  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代词,你的)

  呱呱而哭泣(连词,表修饰)

  5、为

  始为篱,已为墙(动词,扎/砌)

  轩东故尝为厨(判断词,是)

  庭中通南北为一(判断词,是)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介词,为,给)

  余稍为修萁(介词,为,给)

  6、以

  以当南日(连词,表目的,用来)

  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

  执此以朝(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

  7、谓

  且何谓阁子也(叫做)

  妪每谓余曰(告诉,对……说)

  8、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

  先妣尝一至(副词,时而)

  9、日

  不能得日(阳光)

  日过午已昏(太阳)

  一日,大母过余曰(天,一昼夜为日)

  10、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在……之前)

  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已故的)

  11、前

  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方)

  从轩前过(前面)

  12、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他日汝当用之(代词,指象笏)

  儿之成(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顷之(助词,调节音节)

  13、西

  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向西边)

  室西连于中闺(西边)

  14、得

  不能得日(照到)

  得不焚(能够)

  15、已

  日过午已昏(副词,已经)

  已为墙(副词,不久)

  16、当

  以当南日(挡住)

  他日汝当用之(应当)

  17、然

  室始洞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余居于此(连词,然而,但是)

  18、书

  借书满架(书籍)

  或凭几学书(写字)

  19、食

  小鸟时来啄食(食物)

  欲食乎(吃)

  20、大

  大类女郎也(副词,很,非常)

  先大母婢也(大母,双音节词,指祖母)

  21、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动词前的指示代词,……的……)

  22、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介词,由,自)

  从余问古事(动词,跟从)

  23、自

  余自束发(从,由,介词)

  自语曰:“……”(自己,代词)

  24、归

  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动词,返回。归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亲)

  25、每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副词,每次)

  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副词,常常)

  通假字

  1、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

  2、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珊珊,通“姗姗”,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1)乳二世(用乳汁喂养)

  (2)客逾庖而宴(吃饭)

  (3)执此以朝(上朝)

  (4)吾家读书久不效(有成效,此指考取功名)

  (5)或凭几学书(写字)

  (6)垣墙周庭(砌上围墙。)

  2、名词用作状语

  (1)雨泽下XX;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2)前辟四窗(在前面,指阁子北面,因阁子是向北的)

  (3)东犬西吠(向西面)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自)

  (5)内外多置小门(在内外)

  (6)时至轩中(不时)

  3、数词用作名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省略句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束发读书(于)轩中(省介词“于”)

  3、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下列各句状语(斜体)放在动词(粗体)之后。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如:

  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居于此(在这里居住)

  连于中闺(与中闺相连)

  栖于厅(在厅里栖息)

  异于前(跟以前不同)

  4、被动句

  得不焚(意念被动句)

  5、宾语前置句

  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预习要点:

  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按要求朗诵。

  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4、相关的文学常识。

  5、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

  6、背诵:《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

4.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1、鉴赏荆轲形象,注意所用表现手法。

  首先,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其次作者善于通过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来突出人物性格。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2、鉴赏作者交织描写场面的笔法。

  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为强烈的感人力量。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XX,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又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

  3、准确评价荆轲和荆轲刺秦王的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XX的义侠精神。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太可能。

5.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

  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用作谓语,功能与谓语相当。包括:a述宾短语和述补短语,b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c动词、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短语,d带有状语的偏正短语,e主谓短语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结构。

  一、主语

  主语可分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

  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含主谓短语)。

  二、谓语

  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作用是对主语进行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三、动语、宾语

  动语和宾语是共现共存的两个成分,句内有宾语,就必有动语,有动语就必有宾语。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动语可以单独由动词充当。宾语跟主语相似,也分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种。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w5W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