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2-12 23:1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 导语】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文档大全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助你金榜题名!
15.jpg

1.高二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高二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64—70)

  ①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72)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78—79)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3.高二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即传统文化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

  (传统文化的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两面性):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因此,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①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②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③思想运动。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大大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

  ④教育(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4.高二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原理内容: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XX:

  ①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XX:

  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XX:

  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重视认识的反作用。

5.高二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高二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xG7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