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六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一
又是一年金秋,我们迎来了《开学第一课》,本次主题为“强国复兴有我”。通过实地探访和全国各地接力的方式,我们领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气象万千,也明白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对自己的祖国为之骄傲。节目组邀请了许多杰出人物,包括“八一勋章”的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攻坚脱贫楷模、航天员、xx大代表、科学家和文化学者等人。他们以奋斗者的第一视角,讲述了新时代的奋斗故事。每一个故事都生动且鲜活,让人身临其境。
首先出场的是王博教授,他为我们介绍了《儒藏》规模和编撰过程,两亿字,282册,510种编织而成。每每看到这些数字,我的心都不由得震撼起来,更不用提在听到汤一介老先生编撰《儒藏》时的事迹了。汤一介老先生在开始编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76岁的高龄,并且被查出肝硬化。可是他没有放弃这项工程,他说:“我想只要我还活一天,我就会为编撰《儒藏》这个工程尽一份力。”在整理汤一介老先生的遗物时,看着那一封封便条,我看到了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铁肩道义和仁德。看到这里,我已潸然泪下,他为我们展现了文化的传承。
此外,如今的岁月静好,山河无恙,背后是多少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结果?节目里,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以及驾驶新型战机为志愿军战士遗骸归国保驾护航的飞行员张威,让我感受到了解放军战士不畏牺牲,砥砺前行,保家卫国的无私精神。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深刻认识到了身为小学生的我们身上肩负着何等的责任和使命,以后,我将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强国复兴有我!
2.2023六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二
2023年,新学期来临,本次《开学第一课》的主持人是撒贝宁与龙洋,今年是收货颇丰的一年,河南安阳的殷墟火出圈了,C919商业首飞成功。第一站式一个被称为“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的地方,就是中国国家文馆,这里既有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古籍、文物,也有包含着鲜明时代印记的粮票、布票。
但让我最印象深刻的事王博的演讲,他是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和副校长,《儒藏》工程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还是《儒藏》中心主任,他讲述了通过《儒藏》可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一直到现在的思想,又讲了汤一介的故事,他是《儒藏》工程的发起者和主持人,当有人问他为什么编《儒藏》呢?他说了八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2014年6月27日,已处肝癌晚期的汤一介出席了发布会,短短73天后汤先生离世,享年87岁;另一位印象深刻的人是乔清举,他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这学教研部的副主任与教授,也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他向同学们讲述了如何去爱护大自然,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乔老师说我们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所以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最后一位是“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在“拉索”建立初期,环境恶劣,工作人员在缺氧、低温的情况下,努力工作,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有了如今处于社会前列的“拉索”。
在本次的《开学第一课》中我了解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到了科研工作人员坚持不懈的精神,也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等等,这些都使我对中国的历史与科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使我十分震撼,也丰富了我的知识宝库。
3.2023六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三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暑假已匆匆过去,我们迎来了新的开学季,开学的第一天,我在晚上就早早的就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我最喜爱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强国复兴有我”,节目从传统文化、文明探源、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国防教育等方面讲述。我看到了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脱贫攻坚楷模,航天员,科学家和文化学者等。他们生动的事迹和感人的故事让我深受鼓舞。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抗美援朝战士——陶伟。在抗美援朝初次战争中,陶伟不满19岁,是一位刚从航校毕业不久,仅有100多飞行小时的年轻飞行员。在对敌空战中,他击落、击伤美军f-86飞机各一架,首创志愿军空军120米近距离击落敌机的战例。他让我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无私精神。尤其是那句“过去有他们,现在有我们,未来有你们”使我大受启发。我一定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在未来让国家靠在我们的肩膀上。
在《开学第一课》中还介绍了我国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前世今生。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了无比的自豪。
在本次《开学第一课》中,我从高星先生那里学到了坚持不懈;从马方舟,廖红,乔清举那里学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张威,陶伟那里学到了爱国和无私奉献。他们身上爱国,为祖国奋斗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更应该抓住时间,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用青春书写志气,用拼搏创造辉煌,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4.2023六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四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心中颇有感触。《儒藏》作者——汤一介,开始工作时,已经有七十六岁,那时已经查出肝硬化,病情一直反复,很多人问他为什么编《儒藏》,老人家只说了八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将中国发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祖国,对民族的担当与职责。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出。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
千百年来,不少中国古代绘画的作品由于种种原因流向世界各地,而如今强盛的国力与先进的技术,用数字化的大手聚拢起来。
我国的最早发现的蚕蛹在五千多年前,那时,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养蚕缫丝的技术;虽然当时没有先进的工具与技术,但还是尽自己的能力努力雕刻出自己心中的美;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有了甲骨文,中华文明就有了传承的工具。
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了第三具郧县人的头骨化石,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年代古老,但很聪明,他们会就地取材,把一些适合做工具的石头,打造成石器,郧县人用这些工具捕获到了许多食物,包括鹿,马,貘,野猪,甚至有大象和河马这些大型动物,挖掘出的化石骨头比较碎裂,说明了郧县人曾以大型哺乳动物为食,并且不仅肉类资源多,还有许多植物,如:植物的果实,叶子,根茎之类的。他们饮食粗糙,再根据化石不难看出郧县人的臼齿十分发达,且牙肌发达,大多是大方脸。还有许多关于远古人类的故事与事实等待我们去探索,去追寻。
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要奋发向上,认真学习,将来为社会,为祖国,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5.2023六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五
2023年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的主题让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在这个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他们用自己的奋斗和付出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嘉宾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强国复兴有我”的价值导向,激发了我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节目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xx大代表、时代楷模、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用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传播知识,传授美德培育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文化传承工程、中华文明探源的考古新发现等角度,溯源历史,寻脉中华呈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盛景。
这次节目还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让我们认识到了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正能量,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助力。作为一名青少年,我要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深感到,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仅要求我们掌握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还要我们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世界、包容世界,为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