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导语】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文档大全网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1.高三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计算
相对高度(n-1)d≤H<(n+1)d
坡度tanα=h/l
井的深度h=a-b
2.等高线的特点
(1)同线等高
(2)全图等高距一致
(3)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山顶、盆地、见高则高、见低则低)
(4)除陡崖外,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叠
(5)密陡稀缓
(6)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相交,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3.常见的地貌类型
山顶、盆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
三、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
(1)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水平基线
(2)确定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3)在剖面线上标出各点,一一对应到水平基线上,标出各点高程
(4)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水系、水文特征:河流流向、相互补给(地下水与和流水的补给)
2.气候特征:水热状况、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阴坡、阳坡
3.选点(气象站、疗养院)、线(公路、铁路,输油、输气、输水)、面(包括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农业区位规划等
2.高三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
(1)概念和大小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特点:图幅比例尺范围内容
相同大小详细
大大相同详细
(4)缩放
2.方向
(1)八字定向法
(2)指向标
(3)经纬网
3.图利和注记
3.高三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地图地图是地理图像最常见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展示区域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如国家、省市等各级行政区的政区地图;二是展示区域地理要素如人口、城市、交通、工农业等人代要素或气候、水代、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空间分布的专题地图。
2.地理示意图可以概括成两类:一是地理关联图,是用简明形象的图形演绎、地理原理、地理过程或规律,如地球公转示意图、气候因子关联图、高低压的形成与天气示意图、工业的投入和产出示意图等;二是地理模式图,是由一般地理规律、原理推演出的地理要素分布模式图,如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气压带风带模式图等。
3.等值线图此类图像在地理试题中所占比例很大,一般以一定区域为底图,再叠加一组代表特定地理数值的曲线,来体现所要表示的地理要素在区域的时空分布、数值变化及内部差异;比如,等高线图、等日照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盐度线图等。
4.地理统计图表地理统计图表是把具有一定数量的地理要素图像化,再进行时间或空间上的组合布局进行构图或制表,是地理信息的定量表述;如坐标图(坐标曲线图、三角坐标图等)、扇形图、柱状图、饼状图、统计表格等。
5.地理景观图主要包括自然或人代景观的素描图或照片,目的是直观形象反映区域地理事物;如热带雨林景观、高原地貌景观、旅游景观照片等。
6.其他高中教材的地理图像除上述的五大类外,还有一些较为易懂且量少的图像,如地理漫画、三维立体图等。
4.高三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
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9、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
10、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1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13、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1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1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1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
18、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19、珠江三角洲的三基渔塘甘蔗、果树、桑蚕、鱼
20、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1、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22、工业的投入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科技
23、工业的产出产品和三废
24、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25、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①原料种类和利用率②劳动力的数量、体力、知识、技术
26、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技术
27、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
28、原料、交通运输、信息和劳动力对工业区位影响的变化①替代,减弱②吸引力,完善③通达,重要④自动化,劳动力素质。
29、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①国防②政策③个人偏好④工业惯性
30、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水污染(河流下游),风污染(下风向)
31、企业增长的战略①横向一体化②纵向一体化③多样化
32、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①由近及远扩张②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
33、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①代理商②销售公司③组装公司④生产公司⑤研发机构⑥全球经济
34、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①生产的联系②非生产的联系③信息的联系
35、工业集聚的优势①共享基础设施②交流协作③降低运费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36、工业分散的原因①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小②全球范围内寻找区位
37、不同发育程度工业地域的不同特点①发育低(食品工业)②发育高(钢铁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
38、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分析(鲁尔区)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区近③水源充沛④交通便捷⑤市场广阔
39、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0、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②调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4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①中小企业②轻工业③生产分散④资本集中低⑤分散型工业化
4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人员高水平②增长速度快③研发费用高④面向世界市场
43、美国“硅谷”发展的主要因素①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教育发达④便捷交通⑤军事订货
44、聚落的形成人类为生存而聚居,居所由流动到稳定,逐步确立了乡村聚落。
45、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①圆形或多边形村落(少河的平原)②带状村落(沿河道)
46、古代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②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47、古代城市的分布特点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农耕业发展早的地区。
48、古代城市发源地①美索不达米亚②尼罗河谷地③印度河谷地④黄河-长江中下游
49、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大多数在平原②热带在高原③山区在谷地或低地
50、美国三大城市带①波士顿-纽约-华盛顿②芝加哥-匹兹堡③旧金山-圣迭戈
51、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①60°N以南的欧洲地区②东亚③美国东北部
52、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密切关系①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②干旱、高寒、湿热区为稀少区
53、中国特大城市分布①大城市最多的省②没有大城市的省③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54、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供水②运输③军事防卫
55、矿产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煤炭②铁矿③石油④有色金属
56、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现代:沿海、沿江、沿线②古代:河流、大道的汇合处
57、政治、军事、宗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①经济中心②政治中心③军事中心④宗教中心
58、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①军事、宗教(减弱)②交通、自然资源(一直)③旅游、科技(新)
59、城市化的含义指人口向城市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60、城市化的作用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缩小城乡差别
6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6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①产业革命前(缓慢)②二战前(加快)③二战后(空前)
63、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6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
65、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
66、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③治理环境
67、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①铁路(量大)②公路(灵活)③水路(廉价)④航空(快)⑤管道(连续)
68、亚欧大陆桥①西伯利亚大铁路(海参崴-莫斯科)②连云港-鹿特丹
69、世界主要航海线①北大西洋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③巴拿马运河④北太平洋
70、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71、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易受地形影响。
72、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①收购②储存、调运③销售
73、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决定性因素);技术、自然。
74、建设京九铁路的意义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75、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平原地区要少占好地,山区要避开条件复杂的地段。
76、内河航道网的组成内河航道网是由天然水系航道和人工运河组成的网络系统。
77、港口的概念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78、港口的区位因素分析①自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②经济和社会条件(腹地、城市)
79、汽车站的区位因素与市内干道系统及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系
80、航空港的区位因素①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条件)②综合因素(用地、交通、环境)
81、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①点线面结合②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③混合交通④占地多
82、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①便利出行②节约用地③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④保护环境
83、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①线路拥堵(合理规划)②环境污染(减少尾气技术、绿化、规划)
84、电子通信的发展①利用电话、电报②利用计算机(声音、图像、文字和数字)
85、信息高速公路集电话、电视、电脑于一体,传输图、文、声、像等的通信网。
86、国际互联网的影响发展最快、作用、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的通信网络
87、国际互联网的应用①开展电子商务②提供各种远程服务③举行电子会议
88、商业中心的形成商业活动的人流、商品流达到一定规模,就形成商业中心。
89、商业中心的功能物资集聚、服务、商品流通。
90、商业街的区位选择①以市场为原则(城市几何中心)②交通为原则(沿线)
91、商业小区的区位选择设在居民住宅区内。
92、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都要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93、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含义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国家之间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94、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出口工业制成品、资本、技术以及少数农产品,进口燃料和原料
95、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出口农矿初级产品,出口商品种类单一,处于不利地位。
96、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
97、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模式图①人类获取物质和能量②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③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98、环境问题的两大类主要表现①环境污染②生态破坏
99、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100、环境污染的种类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海洋污染等
5.高三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
二、东南亚:23汉26’N-10汉S,90汉E-150汉E;
地处亚洲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范围包括中南半岛(中央经线为100篍),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夹在马来群岛和苏门答腊岛的11个国家: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
三、南亚:10汉N-30汉N,中央经线80汉E;
地处亚洲南部,范围包括北部三个内陆国(尼泊尔、不丹、锡金),中部三个临海国(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南部两个岛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四、中亚:40汉N-50汉N,50汉E-80汉E;
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部位,世界岛,范围包括五大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基尔斯坦),古代是丝绸之路,现代是第二亚欧大陆桥,战略地位重要;
五、西亚和北非:20汉N-40汉N,20汉E-65汉W;
地处“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是海陆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埃及,土耳其海峡——土耳其),北回归线横穿南部;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30汉N-30篠,20汉W-60汉E,中央经线:20汉W;
地处印度洋,大西洋之间的低纬地区,南回归线,赤道横穿,范围包括49个国家;
七、西欧:40汉N-70汉N,10汉W-20汉E;
北邻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靠地中海;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东欧西起波罗的海东海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它的面积占欧洲的一半,7个国家;
2、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它从乌拉尔山向东延伸到太平洋沿海,北邻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的国界,面积在亚洲地区的1/4;
九、北美:30汉N-50汉N,中央经线100汉W;
地处西半球北部,北美洲的中部和北部;
十、拉丁美洲:30汉N-50汉S;
地处西半球,地跨赤道,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南邻德雷克海峡;范围包括北部西印度群岛,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南部南美大陆,巴拿马运河;
十一、大洋洲:20汉N-40汉S,100汉E-140汉W;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范围包括“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四个岛屿(新几内亚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岛)、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十二、南极:
地处世界最南端,纬度,跨经度最广;范围几乎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十三、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范围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和北美的陆地和岛屿
高三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doc正在阅读:
高三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02-26
睡前童话小故事讲给女朋友【四篇】07-28
2016年11月湖南人力资源师一级考试时间:11月20日04-24
学习中国人民警察警旗训词心得体会汇总11-17
小乌龟作文300字10-03
美国容易的移民方式及绿卡优势12-31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会计实务(冲刺14)10-08
2017年考的主管护师什么时候可以考副高|2017宁夏主管护师考试分数线公布时间01-01
2021年江苏镇江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9月4日至6日06-23
2016年河北高考分数线-2016年11月河北一级项目管理师成绩查询系统:110.249.254.151:809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