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训练# 导语】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简短精彩民间故事大全(5篇)。欢迎阅读参考!
【篇1】简短精彩民间故事
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几万尺,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纪快九十了。他家的住处正对着这两座大山。他苦于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艰难,就召集全家人商议说:“我想和你们一起,用尽一切力量去搬掉这险阻,开出一条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面,你们说行吗?”
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个疑问,说:“就凭你这点力气,就是像魁父这样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再说,挖出来的那些石头和泥土又往哪里扔呢?”
家人七嘴八舌地说:“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
于是,愚公就率领着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凿石头,挖土块,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运到渤海的后面去。就这样从冬到夏,他们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家搬山的事,惊动了邻居。邻居家的一位寡妇,有个遗腹子,才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跑去帮忙。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头,人称智叟。他以嘲笑的语气劝阻愚公说:“你怎么傻到这种地步呀!就凭你这把年纪,这点儿力气,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树都不容易办到,又怎么能搬掉这么多的山石土块呢?”
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看你太顽固了,简直不明事理,连那寡妇的小孩都不如!虽然我会死的,可是我还有儿子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孙子,这样子子孙孙都不会断绝的呀!而这两座山再也不会增高了,还怕挖不平吗?”
智叟听了,无言以对。
山神听到了愚公的这些话,担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禀告了天帝。天帝为愚公移山的诚意所感动,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去背走了那两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东,一座山放到雍南。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面,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
【篇2】简短精彩民间故事
古时候,在祖国大陆东南面的半岛上,住着一对夫妇,他们生了一个壮实英俊的男孩。但这个小家伙一生下来,下巴上就长出一圈蓬蓬松松的胡须,因此取名叫蓬胡,人们都叫他彭胡。与此同时,隔壁邻居家生了一个俊俏的女孩,眉宇间有颗白沙状的白斑痣,取名白沙。两个孩子从小在一起玩耍,非常亲密。长大后,一起划船出海打鱼。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相爱了,没过两年就成了亲。后来,他们一连生了六个胖小子。六个胖小于长大后,就和他们一起下海打鱼,全家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
可是有一天,正当他们全家准备出海打鱼的时候,突然,天色骤变,乌云蔽日,狂风大作,海浪翻滚。接着,轰隆一声巨响,天空中响起一声炸雷,一下子把半岛劈成了两半,一半留在大陆,一半变成一座巨大的岛屿,慢慢地向海中飘去。他们全家人站在这座巨大的岛屿边上,急得不知所措。就在这时,玛祖婆从天上落了下来,对他们说:“这个半岛原和大陆地底下一根大石柱相连。由于年代久远,大石柱中间已有裂痕,现在被地底下一条巨龙用角撞断,半岛中间这才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涌进了海水,使这个半岛变成了海岛。现在,巨龙正趁机驮着这海岛向东海漂去。不过,巨岛底下的那半截大石柱,还拖在距离大陆不远的海底,只要用六十四根大钉把它牢牢钉在海底,这样岛就不会向大海深处漂移了。”彭胡和白沙焦急地说:“这么大的钉子,可上哪去找啊?”玛祖婆从衣兜里掏出64颗杨梅果,递给他们说:“不难,只要有64个人每人吞下一颗杨梅果,就能变成64根大铁钉。”
彭胡和白沙听罢玛祖婆的话,各自捡了一颗杨梅果,毫不犹豫地吞了下去。他们的6个儿子也各自吞下一颗杨梅果。人数不够,当地有个老渔翁和55个小伙子也主动跑来,他们也吞下了杨梅果。他们64个人果然变成了64根大钉子,把那半截大石柱牢牢钉在海底。巨岛不再往东漂移了。
过了不久,那片海面上钻出了64座大小不一的岛屿。人们说,这是彭胡、白沙和老翁他们变的。为了纪念他们舍身钉海固岛的壮举,人们用他们的名字命名这些岛屿:其中的叫彭胡岛;第二大的岛叫渔翁岛;第三大的岛叫白沙岛…后来,人们觉得彭胡岛这个名字没有海岛特色,所以就在彭胡两字旁边加了三点水,改成“澎湖”岛了。这64个岛也被称为“澎湖列岛”。
【篇3】简短精彩民间故事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篇4】简短精彩民间故事
魏时,济北郡有个弦超,字义起,在嘉平年间有一天晚上独宿,梦见有个神女来侍从他。神女自称是天上玉女,东郡人,姓成公,字智琼,早年失去父母。上帝因为她孤苦无依而哀怜她,令她下界嫁人。
弦超正当做这个梦的时候,精神爽快,感觉灵悟,觉得神女的姿容不是平常人所能有的那么美,醒来的时候他就怀着敬意想念她。一连三四个晚上都是如此。
有一天,智琼真真切切地来了,驾着上有帷盖四周有帷幕的车子,随从八个婢女。穿着罗绮制作的衣服,容颜姿色象飞仙的样子。她自己说七十岁了,可是看起来就象十五六岁。
车上有盛放酒壶的盒子,洁白琉璃,有各种吃的喝的等奇异食品,还有餐具和美酒。来到以后,她就与弦超共饮共食。
她对弦超说:“我是天上的玉女,被遣下嫁,所以来依从您。原因是前世时感运相通,应该做夫妇。我对您虽然不能有益,也不会造成损害。但却能使您经常能够驾轻车乘肥马,饮食经常可以得到远方的风味和奇异的食品,丝绸锦缎可以得到充足的使用而不缺乏。然而我是神人,不能给您生孩子,也没有妒忌的性情,不妨害您的婚姻之事。”于是,他们结为夫妇。
智琼赠给弦超一首诗:
飘遥浮勃蓬,敖曹云石滋。
芝英不须润,至德与时期,
神仙岂虚降?应运来相之。
纳我荣五族,逆我致祸灾。
这是那首诗的大意。全文二百多字,不能全部列举。
智琼又著阐发《易经》的书七卷,有卦有象,以彖为属。所以从其文意来看,既有义理,又可以占卜吉凶,如同杨雄的《太玄经》和薛氏的《中经》。弦超对它的意旨都能通晓,运用它占卜。
经过七八年。弦超的父亲给弦超娶妻之后,他们就分日宴乐,分夕而共寝。智琼夜间来早晨去,迅捷如飞,只有弦超能看见她,别人都看不见她。
每当弦超要远行时,智琼就已经把车马行装安排得整整齐齐等在门前,走百里路不超过两个时辰,走千里路不超过半天。
【篇5】简短精彩民间故事
相传,薛河上的西仓桥,是在明朝时候兴建的。这座三孔石拱大桥,据说是皇家工程,规模很大,征调的能工巧匠很多,征用的民工就更多啦。建桥的时候工地上很热闹,像个小集市。
一天,从外地来了个白头发的石匠老头,给河北涯一家打石碓窝儿。他一连打了好几天,歇着的时候,就到工地上转悠转悠,看人家雕刻水兽、石狮子和桥栏石柱。高了兴还跟石工门扯上几句,就连那工地上的头头们,他也偎上去唠叨几句。大伙都说这个老头迂魔,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老石匠把石碓窝子打成了,他跟主家说:“你有这么多石料,我再给你打个石墩,坐着舂粮食多方便。”主家很乐意,就让他接着打了。
打这个石墩时,老石匠别提多细心啦,他量了打,打了量,有人问他:“一个石礅子,费这么大的劲儿干什么?”
老石匠听了,光笑不说话,就知道低头干活。
石礅打成的这天,正赶上大桥石拱圈要合龙门。不知因为什么,垒到最后,正好缺一小块石头碰不上茬儿。当时天阴得很厉害,眼看要下大雨,石拱圈不马上合好龙门,一场大雨,几个月的工就白搭啦!可现打制也来不及呀!石工们和掌管工程的官员,急得团团转,活像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大伙犯难为的时候,这个老石匠又遛了来。他看了看缺口,对工程人员说:“我那里有一个石礅,你们看看放到这儿合适不。”
石工们听了,马上跟老石匠把石礅搬了来,往中间一放,竟一丝一毫不差,扣得严严实实。
大桥建成了,官员们都很高兴。当想起去找老石匠道谢时,可哪里还有老人的影子!光看见碓窝子跟前,有一张大红字条上写:
施工马大哈,桥拱出误差。
鲁班来相助,银两谢农家。
看了字条,人们才知道那个石匠老头是鲁班暗地里帮助皇家工程。
官员们按鲁班吩咐,赏给打石碓窝儿的那家二十两银子。
简短精彩民间故事大全(5篇).doc正在阅读:
简短精彩民间故事大全(5篇)10-26
中国水作文800字01-25
2020年北京平谷区招聘政府职能部门编外人员公告:2020年北京平谷区招聘政府职能部门公告10-06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童年的回忆05-01
2019年沈阳中考数学试题以及答案解析-2019年河南开封中考数学试题11-09
对外汉语教师推荐信范文10-16
2022年福建公卫助理医师医学综合考试合格分数线公布12-03
2017年山东机械员合格证书办理时间(已开始办理)11-04
喜迎二月二日龙头节微信问候语09-30
2020青年节微信问候语精选集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