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 导语】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故事】草地上有一群鸡。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秀的。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提示】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成语】八仙过海
【故事】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篮渡水: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提示】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一般连用。
【成语】骄兵必败
【故事】公元前65年,汉宣帝派军攻打车师国,被匈奴所困。消息传来,将军赵充国认为,匈奴势力微弱,可以此为由向他们发动进攻。御史魏相认为,自恃强大,对外炫耀武力,是骄兵,骄兵轻敌是一定要失败的。汉宣帝听从了魏相的劝谏,没有出兵。
【提示】比喻自以为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篇二】
【故事】唐朝时,柳宗元劝说一个捕蛇者去种田,那人却说:“种田,苛捐杂税繁多,官吏逼债又凶,闹得鸡和狗都不得安宁。我干捕蛇这行当虽然有生命危险;但是也比种田要强。”柳宗元不由得感叹道:“这样残酷地压榨老百姓的政府,真是比老虎还凶啊!”
【注释】宁:安宁。
【提示】形容侵扰得很厉害。
【成语】黄粱一梦
【故事】从前,有个穷书生碰到一位道士。睡觉时,道士拿出一个枕头交给他,说道:“你枕着这个枕头睡一觉,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生活。”这时,店主正在煮黄粱米饭,穷书生睡着后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生活得十分阔绰,官运亨通。最后梦见自己快要病死时,忽然惊醒。醒后,看见道士依然站在他的身边,而店主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煮熟。原来自己享受了几十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短暂的一梦而已。
【注释】黄粱:黄小米,这里指黄小米饭。
【提示】比喻虚幻,一场空。也作“黄粱美梦”。
【成语】打草惊蛇
【故事】南唐时,当涂县令王鲁是个贪官。为了给他敲敲警钟,人们联名写信,状告他手下的一个主簿。告状信上列举的罪行,件件都与王鲁这个县令有牵连。心慌意乱的王鲁,神差鬼使地在信上写下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思想:“你虽然打草,我已经惊蛇。”
【提示】比喻自己的行为使对方有所察觉和防备。
【篇三】
【故事】春秋时,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子上,折断脖子而亡。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从那以后,他什么农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等着捡兔子。可再也没有野兔来撞这树桩子,他的行为被人们当作了笑话。
【注释】株:树桩子。
【提示】比喻不知道变通或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成语】天罗地网
【故事】春秋时,楚平王听信大臣费无忌的谗言,要杀害太子的师傅伍奢和他的儿子伍子胥。太子连夜告诉了在樊城做守将的伍子胥。当第二天费无忌的儿子来骗伍子胥回都城时,伍子胥将他痛打一顿,说:“如果不是太子告诉真相,我就被骗入天罗地网了。”
【注释】罗:捕鸟的网。
【提示】形容包围严密。也比喻对敌人、罪犯等人严密防范。
【成语】掩耳盗铃
【故事】古时候,有个人想偷别人家大门上挂着的门铃,又怕门铃响起来。他想出一个办法来。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然后去把门铃偷下来。结果被主人当场捉住了。他惊奇地问主人:“你怎么听到了铃声?”主人说:“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可是没有掩住我的耳朵啊!”
【注释】掩:遮盖,捂。盗:偷。
【提示】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给二年级小朋友整理的成语典故.doc正在阅读:
给二年级小朋友整理的成语典故09-17
2015年3月计算机二级C语言无纸化考试程序填空真题02-22
文职人员述职报告10篇04-28
幼儿园大班劳动活动课件(5篇)04-26
2017年11月广西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11月18日02-02
国二成绩查询:2017年3月安徽计算机二级成绩查询入口10-30
铁矿工人入党申请书【四篇】03-30
初中生中秋节作文500字:中秋趣事04-30
安徽芜湖2017年中考成绩查询入口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