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导语】春节是一个富有中华民族气息的节日,在这几天里,每家每户都会张灯结彩,庆祝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文档大全网整理“初三春节日记作文800字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外来打工者都急急忙忙地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拿着一年的工资,心中暖洋洋的;我们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心中美滋滋的,等待着家长们的夸奖……大街上、小区里、超市中,到处都洋溢着喜气,一派热闹的场面。
常州人一般在除夕过“大年夜”,是一年中最闹忙的一天。家里有外出者,再远都会赶回来与家人团圆。在常州,从早晨开始主妇就忙碌开了,剁馅心、包馄饨以供中午食用;男主人一般会装饰厅堂、悬挂中堂字画,制造春节气氛。午饭后,家里所有人开始准备年夜饭菜,炒瓜子和长生果,在果盘糖缸里摆上糕点、糖果、柿子、橘子等,以示“甜甜蜜蜜、事事如意。”
而我们泗阳人过春节可是别出心裁啊!大年二十九随处走走到处是红彤彤的对联,有点文化的老人还会对各家的对联进行评价。晚饭就很简单了,中午的剩菜随便吃一下。主妇们开始和面准备包饺子的馅,一家人聚在一起边聊天边包饺子。有传统的人家还会简单的开个家庭会议,对这一年进行总结,对下一年进行打算。
不时会有邻居过来找人打牌聊天,这个时候,父母不会再催孩子们早点睡觉了。通常父母会在孩子们睡着了之后放几片糕在他们的床头,初一的早晨一起来就吃到,寓意“步步登高”。
常州人和泗阳人过春节可都要熬夜的,常州人和泗阳人的观点都是一样的——春节快乐和平平安安!
新的一年又到了,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都将发生变化,自己又长大了一岁,我希望这一年好运一直陪伴着我,我也会更加努力的,争取在这一年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长大后,为家乡的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盼啊!盼啊!盼春节!随着春节的临近,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我们一家人也不例外。爸妈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我迫不及待的去贴春联、贴年画。我问:“爸妈,怎么贴?”妈妈回答说:“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各的千秋。”
我兴致勃勃的动起手来。爸妈则忙着准备除夕的晚餐,我非常的期待能大饱口福。
到了晚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于是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到了晚饭后,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烟花出场啦,我先拿了个“流星弹”,然后小小心翼翼地点燃它,“哧溜”一声,引线点燃了,我迅速把它扔到了一边,只见它在地上旋转着,身体周围还散发出白色的火花,就像一位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着,它的舞姿是那么优雅。慢慢的,我也融入了它的舞蹈,陪着它一起旋转……
最后,它以一个火花四溅的跳跃结束了他的演出。而我却还沉浸在她的舞蹈中……只见爸爸搬出了大礼花——“富贵满天”。他谨慎地将大烟花点燃,然后飞快跑开。只见它“冲冲冲”地发射了几枚炮弹,立刻就在空中放了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礼花。
接着,空中便有规律地绽放了一朵又一朵的礼花,为单调的天空增添了几分乐趣。最后,他的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冲冲冲”的几连发,它在空中完美地绽放,它,完成了它的演出。
一天快乐的时光过去了,深夜渐渐地降临了。当我抬头仰望夜空时,许多烟花依然陆续射入天空,五颜六色的烟花结成彩,天空被装点得五光十色。
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仿佛全世界都被光明笼罩着。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人们都说“过年”。孩子们非常喜欢过年。春节不但是一个喜庆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累人的节日。
春节之前,家家都要大扫除一次,意寓是:洗掉前一年的晦气,迎来新一年的喜气。但人们还要去买年货,用来招呼客人。最重要的是,卖对联和年画。屋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最忙的时候到了——春节的前夕也就是除夕。那时,外婆会把我,表姐,阿姨,妈妈们叫来一起包饺子,等到春节的晚上吃。
春节到了。孩子们都跑到商店里去买鞭炮,小伙伴们围在一起玩。玩的方法各式各样:有的放在沙堆里放;有的放到水里去;还有的把鞭炮里的粉弄出来,再用火点燃,就会发出亮光。可漂亮了!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方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挑换旧符”啊!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自己包的饺子,真是美味啊!还一边吃一边说,开心得不得了!吃完之后,男人们和朋友们搓搓麻将,小孩们和女人们在家里看看春晚,真幸福啊!其实,为的是12点的到来。就是守岁。12点时,大家都开始放鞭炮啦!天上瞬间变得亮起来,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向你眨眼,那一双双七彩的眼睛,真令人惊叹啊!鞭炮放了之后,大家都进入梦乡了。都熟睡了。
春节的又一个高 潮到了——元宵。听到元宵,我们先想到的就是舞龙灯了。那时,家家都挂上了红红的灯。这项活动,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非常喜欢。拿龙登场的就像一条长龙。在天空中翱翔,身上还闪着亮光。他还回来你家“游玩”,只要它经过你家,就要放鞭炮,表示欢迎。如果,他来你家“游玩”,你就要给它一个大红包。等下吉祥的预兆。
思是:你家来年可以红红火火,家庭幸福。最有意思的就是“龙头和龙尾的大战”了。好刺激啊!
元宵过后,大家都各自忙去了。大人们去工作,小孩们去上学了。
这就是我们的春节,怎么样,不错吧!你们也来介绍你们家乡的习俗。
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一年中庆贺时间最长,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民的最爱。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就已经开始啦,在我们这里叫小年。过小年,差不多就是春节的一个开幕式。这一天,是要祭灶的。祭灶的时候,鞭炮声响起来,说明过年的气息离我们更近啦些。
过啦小年,大家就更忙啦,必须准备过年的东西,正式迎接年的到来。
除夕真红火,家家户户都鞭炮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家家都赶着包饺子,到处是饺子的香味,人人都穿上啦新衣,贴上红红的对联,年画。除夕夜家家都笑声不停,灯火辉煌,鞭炮声一阵接一阵,午夜十二点,春节的钟声响起来啦,伴随着钟声到来,预示着辞旧迎新,大家都长大啦一岁,回首过去的一年里,我好想停留在那长不大的童话世界里……
正月初一和除夕之夜,虽然只是一个时差的区别,但却给人留下啦截然不同的印象。
正月初一,不像以前那样守旧,不在是男人拜年,女人在家接待客人,现在一家人去给长辈拜年,也不在是叩头如捣蒜,现在只要说声祝福语,行个礼。哈哈!压岁钱就到手啦,春节拜年收红包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其次,还要去上坟,就是给以逝的亲人去拜年,鞭炮声又一次响起来,一演示对逝世亲人的怀念,还要烧些纸钱,祭些酒菜,我不禁想到:“人世间,为什么要有生离死别呢?今年是双节日,一边是春节,一边是情人节,这又给今年的春节增添啦一份喜庆美好的色彩。
正月十五,春节的最后一层台阶啦,这一天,大街上到处都张灯结彩,灯火辉煌。今年,我们这里的灯在宾河路上展示,整条街像是在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是人的海洋,灯的世界,有虎灯,有的是大红宫灯,有的是龙灯……每个人都好像坠入仙境一般。一眨眼间,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化成五光十色的星星点点,洒满在视野里伴着满路的花灯,把天空打扮得金光灿烂,碧玉滢滢。元宵节就是吃元宵呀。欢欢喜喜过大年,团团圆圆吃元宵,这的确是件美好的事情。
正月十五就是年的闭幕式。美好的正月十五给年彻底拉上啦一卷令人怀念的帷幕。
春节马上就要来了,我催促着妈妈和爸爸赶快做些有趣的事。妈妈说:“要不——咱么去一趟游乐场。”“不好!”爸爸反驳道,“那有什么好玩的呀?还不如——去趟密-室-逃-脱!”我连忙摇摇头,蹦出句话:“难道我们中国春节的习俗还不多吗?一点也不有趣吗?”爸爸反应过来:“对了,还是儿子聪明!”
就这样,我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贴窗花。妈妈就拿来了刚从超市买来的窗花。开始贴窗花了,我和爸爸妈妈三个人分工。首先,妈妈得负责把窗户擦干净,要不然窗花贴上去就不好看了——瞧,妈妈擦得多认真!她左右两只手分别拿一块抹布,放在窗的两面使劲擦。过了一会儿,这窗子就被妈妈擦得一尘不染了。我负责把胶水粘在窗花纸上。你可别以为粘胶水简单,小瞧了他——其实,这非常的难,因为这些窗花是用纸剪得,薄的要命,只要一不留神,就会破我都一连弄破了几张。
胶水蘸多了,窗花就会烂;可胶水蘸少了,窗花就贴不稳。为了粘好窗花,我就只好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蘸着胶水涂,最后还是完成了这个任务。爸爸负责把我粘好胶水后的窗花,贴到窗上。妈妈让我当指挥,看看贴窗花的位置上下左右合不合适。我看有点偏下,就对爸爸说:“再上去一点儿。”结果爸爸移得太上,我又喊道:“再下去一点,记住是一点点!”经过多次移动,窗花终于贴好了!望着那美不胜收的窗花,我们都笑呵呵的。
紧接着最后一项工作也来了——贴对联。我们开始分工,妈妈是那对联的,专门握住对联两头,不然它松动;我是写对联的,写完就给爸爸贴去;爸爸当然就是贴的呀!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写好了: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是“喜迎新春”。爸爸刚刚开始,他就遇到了麻烦,他分不清门哪一边该贴上联,那一边该贴下联。幸好有我这个读书人在,我知道进门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我们的配合很默契,做起来也就十分快速,不一会儿就完成了。我发现我写的真不错:上联和下联的字数是一样多的,而且每两个字都是有照应的,比如喜居宝地对福照家门,千年旺对万事兴。再一望这对联,我们满是自豪。
一下完成了两个任务,这比去游乐场和密室逃脱,更有趣,更好玩。
春节,是我们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年当中最终要的节日,在我们鄂州又称为“年关”,因为以前的日子比较清苦,所以过年对大人们来说,过年就像过关卡一样,不过现在日子可红火了,但“年关”的叫法还是保留了下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来腊八便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在我们鄂州到了腊八,就可以算是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小孩最为快乐,因为学校此时都接近尾声,而大人们都在为过年开始忙碌起来,没有太多时间照管小孩,孩子们难得有些自由。
腊月二十四、五,年的味道越来越浓烈了。大人们总会到超市疯狂购物一两次,购买过年要用的物品、食材等等,每次超市里人山人海,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货物把售货员忙得是不亦乐乎。人们在年前,都会千里迢迢赶回老家,又或者带上几样礼物,去看望家长的长辈,嘘寒问暖,俗称“送节”。其实送给亲戚家一些礼物,但往往又被讲礼数的亲戚回敬了更多了礼物,临出门又带了大包小包回来。
大年二十九,也就是除夕。家家户户开始了忙碌总动员。家里贴春联这样的小事自然被安排到古灵精怪的孩子们头上,孩子们虽然表面上忙得不亦乐乎,可其实心早就飞到家里的厨房里去了,因为那里正在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所以对联贴得往往是上联变成下联,下联变成上联,大人们为此生气不已,可这是过年,又能怎样呢?只好忍住脾气,重新来过。
到了晚上,年夜饭要开始了。一般情况下,家人会打开电视,收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围坐在丰盛的饭菜前,一边欣赏精彩的歌舞、相声等节目,一边吃着喝着,遇到好看好笑的时候,都会停下筷子,甚至笑得喷出饭菜。当然此时,饭桌上有一道菜是必然动不得的,那就是鱼,我们这里叫“听话鱼”,据说要是动了这条鱼,孩子们就会特别调皮捣蛋。
过了12点,家里依然是灯火通明,全年唯有这一天晚上不用关灯也不准关灯睡觉的,这时候也没人会说你浪费资源,因为这时候关灯,就意味着春节的日子里不会太红火光明。
春节,还有许许多多的趣事等着我们去发现。虽然现在年已过去,但我还是喜欢这个节日!
腊月二十八,我们走在去奶奶家的路上。我不断地催促着爸爸开快点,开快点;可走到半路,天公不作美,窗外下起了飘然大雪,爸爸也将车速降到了50迈,我的心也越发焦急起来,真想一瞬间飞到奶奶家去过年。
腊月二十九,今天晚上便是除夕之夜。我们聚在奶奶家,一起欢庆这个喜庆的夜晚。酒和饮料交织在一起,却表达的是同一个祝福——除夕快乐!8点,我们准时打开电视,锁定中央一台,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顿时,笑声飘满了整个房间,此起彼伏。
当然,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便是正月初一早晨吃饺子了。因为奶奶家有个习俗:每年过年吃饺子,不仅要在饺子里面包个几枚硬币,而且还要在一个饺子里包一张百元大钞呢!去年是被叔叔给吃去的,今年又将会花落谁家呢?我好期待啊!
饺子端上来了,我们像听到无声的指令一般,不约而同地开动了。我们都在拼命地吃,突然奇奇兴奋地大喊一声,婶婶随即说道:“难不成这第一枚硬币让这小东西给吃到了?”待奇奇吐出来,我们凑过去一看:真是一元钱!顿时,一股劲涌上心头,涌进嘴里:“我一定要吃到那一百元钱!”
不一会儿,每个人的阵地里都有了几枚硬币,可那一百元偏偏就没有踪影。爸爸不止一次地晃动盆子,连奶奶也不禁怀疑起来:难道是我老糊涂了,根本就没包?更要命的是,我们的肚子都已快撑的吃不下了。人心涣散,看来这一百元,今年是吃不到喽!
我已决定放弃,边自言自语道:“再吃最后一个吧!不要那一百元了。”我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偏偏就挑了一个离自己远的饺子。那饺子皮薄,一下被我捅破了。只听到婶婶大叫道:“天哪,一百元钱!”我挑过来一看,真是一百元钱!我抬头看着天花板,心想:“一定是我的真诚感动了上苍,他才把这一百元钱赏给我的。肯定是!”……
曾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成年人。他在文中抱怨道:“……过年有什么好!整天忙着走亲访友、运年货、应酬……过年不过如此!”可能是年龄不同,观点就不同,但作为孩子,我却认为——如此过年,挺好!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春节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二十九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 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如舞龙舞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乎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乐乎!
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或自己动手或请人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里。同学们,说起春联,还有一个故事呢!春联,起源于桃符,它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门板。据说,桃木有镇鬼、驱邪的功能。因为世上的恶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二神,所以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鬼辟邪。后来,人们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两位神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驱恶。这种桃板就称为“桃符”。在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有人在桃符上写字。一次,蜀国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学士在桃符板上写字,因看不清学士们所写的内容,孟昶索性自己书写“年年约余庆,嘉年号长春”。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副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这一顿饭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发压岁钱。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们平平安安过年。过年了,少不了走亲访友。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发展大计。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这首诗,春节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
“咚!咚!”春节的钟声敲响了,我们中国人都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春节来了!春节来了!”我也兴奋地在家里呼喊着、蹦跳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激动的心情。当我跑到阳台上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有的像金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 的 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啊!春节多美呀!
春节到了,今天是正月初一,到处都是一派喜庆的气氛。这一天家家都张灯结彩,门前贴着刚买来的对联,阳台挂着红灯,亲戚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举杯敬酒祝福以后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合家欢乐!路上的行人都打扮的漂漂亮亮,高高兴兴的去亲戚家拜年。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姐姐去舅舅家拜年,很巧阿姨他们也在这,就在这时外婆也来了。舅妈去给我们准备点心吃了,大人看闲着没事干,他们便决定打牌。大人打牌虽然挺有意思但是我们小孩总不能都在那看吧,于是我们也组织了小孩的活动。
小孩的活动也分几组,一组是去打鞭炮,一组是去玩捉迷藏,一组则是玩电脑……我一开始是去玩打鞭炮,因为我觉得玩捉迷藏地方有点小很容易被发现不好,而电脑的话还是少玩。玩鞭炮的只有3人,一个是堂哥一个是堂弟。我们先下楼寻找卖鞭炮的小店,还没走多远就找到了。我们买好东西就去找了一块空地,舅舅家楼下正好有一块空地而且没什么人走着于是我们就选定了。我们把买来的鞭炮平分了。我们先玩的是一条一条的鞭炮,我们去找来了一个不文明人丢的零食袋子。把鞭炮点燃在接触零食的袋子,零食袋子就会有一个个小洞小洞,鞭炮顺着小洞下去,没过多久零食袋子就被烧成了灰。现在我们玩的是点燃过几秒就会爆的,这种鞭炮还会5连的。我和堂哥配合,我拿着鞭炮,堂哥拿着打火机,我说:“点!”,只见堂哥马上点燃鞭炮,我也立即把鞭炮给扔掉了。我们立即捂住了耳朵,过了几秒钟,“啪!”鞭炮响了,紧接着“啪!”“啪!”“啪!”“啪!”鞭炮声又响了5次。玩着玩着我们也累了。
这个春节正是难忘啊!
初三春节日记作文800字范文.doc